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31部分 (第1/4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在的情況已經非常明顯了。不依靠外力,金像獎就無法起死回生,必然無以為續。

而這個強有力的“外力”,在當初那個群龍無首、日益萎縮的香港影業群體中是找不到的。無論是黑社會背景的中國星、英皇,還是老牌的佳禾、環亞或者影業世家邵氏,都不足以充當這個力挽狂瀾的角色。

可現在不同了,現在香港影業有了華星。現在的華星市值超過百億。是香港目前唯一一家能製作國際級大型商業巨片的影業集團,今年更是以一部票房過兩億五千萬美元的《花木蘭》橫掃異域;更重要的是,無論是祖國大陸還是北美海外,華星人脈廣泛,關係強硬,無論是中影還是好萊塢大同盟,華星地招牌都能通行無阻。

這樣的影業集團,資金雄厚,神通廣大,當然是香港影市“救市主”的不二人選。

所以文俊和吳司遠今天一個代表香港電影金像獎董事委員會,一個代表香港電影人協會,先來探探華星頭號人物——主席易青的口風,其實說白了也是希望靠吳司遠的易青的舊交情鋪路搭橋,希望能為瀕臨停辦的金像獎請回一尊活神,注入新鮮血液。

易青聽清楚了文俊和吳司遠的來意,思慮再三,緩緩的點了點頭,道:“為了亞洲影業的新經濟秩序,為了華語電影,為了香港電影的繁榮,我們華星責無旁貸!” [奇書網·電子書下載樂園—Www。Qisuu。Com]

第十六章 華星發動機(上)

易青這一代中國的青年人,準確的說是七零後、八零後出生成長起來的一代中國孩子,對香港電影金像獎有著非常特殊和深厚的感情。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關鍵和偉大的時代。改革開放的國策板逐步和確立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從近現代的矇昧真正走向現代化、國際化的一個過程; 在文化消費上尤其是如此。

國門開啟了,外面的東西嘩啦一下湧了進來。頓時讓整整一個國家自以為是的土老冒傻了眼——不管我們樂意不樂意承認,想當年,我們還天天想著要去“拯救這世上五分之四還在受苦的資產階級國家的人民”呢!

而青少年,是最容易被新生事物和優勢外來文化感染和影響的群體。那時候,注重觀眾感受和商業效果的香港電影簡直看瘋了一代人。整整一代人,幾乎個個都以某個香港演藝明星為偶像,以說話辦事能有一點“港味”為朋友間炫耀的資本,以看過的港片的數量來判斷一個青年時尚的程度。

每年電視臺轉播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之夜,更是牽動著無數年輕的港片迷地心。這個活動不但能瞭解到近一年來,市場上最熱最好的港片都有哪些。更重要的是能夠看到幾乎所有香港明星、夢中偶像的熠熠星光。

時至今日,易青關於少年時代的各種重要的想象之中,還有這樣地一幕——每年一到那個日子,就在晚上十一二點地時候,瞞著父母開啟電視,把聲音調到最小。然後坐在離電視機很近的地方。恨不得耳朵貼在喇叭上聽裡面的人說話,熬夜收看香港金像獎地電視轉播; 然後在結束的時候戀戀不捨的看著字幕,披著衣服鑽回被窩。整個晚上激動不已。

那懂懂的年代,青澀的回憶,那些火熱的青春,滾燙地年華啊!

可以說易青這一代人關於優越生活、精緻人生及情感的全部啟蒙,幾乎有半數以上來自於港產電影和流行文化。

當然,隨著年歲漸長。知識漸豐,今天的易青,自己也是滿腹才學,見慣世面的電影家了,當年的狂熱早已淡淡退燒,代之以理智和思考……他也漸漸明白了香港電影所謂“港產港味”的狹隘和侷限性,更瞭解一個只能滿足地域需求的文化樣式是不可能形成優勢文化的,更明白過分集中的地域特色和狹窄地受眾面必然會帶來一個文化消費形式的消亡……

……這些易青都知道。但是知道是一回事、接受是另一回事;理智是一回事。情感又是另一回事。當他猝然聽到曾經在他心目中有著無比崇高地位的、有著特殊情感的金像獎,居然到了要被迫停辦的地步時,在驚愕之餘更多地是痛心和悵惘。

這黯然落幕的,是一個偉大的時代;那麼,誰能在這個時代的輓歌中。奏響又一個偉大時代的序曲呢?

……

華星的董事會很快取得了一致的意向——全面介入香港金像獎,華星集團以單位身份加入金像獎董事局。

開會的時候,除了從小在外國長大的羅綱和剛剛從美國趕回來的李杜——這兩個人沒有經過那個時

《活色生香小說全文線上閱讀 小說全集》 第23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