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章 五代單傳 (第1/2頁)

鄉村原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家已經五代單傳了。

子嗣艱難的是李家嫡支,旁支族人卻很興旺,但旁支與嫡支早已出了五服;再者,每一代都有狼子野心的旁支族人,覬覦嫡支的家產,興風作浪,因此李家總難以發展壯大,與那些真正的紡織世家不能比。

大凡能稱為紡織世家的,都有龐大的基業、深厚的技術傳承和底蘊,李家雖富豪,也只能算二流。

因此緣故,歷代李家傳人都以綿延子嗣為重中之重,無不是妻妾成群,卻依舊不能改變這現象。

更為奇妙的是:李家每代傳人都是正妻所出,沒有一個妾室能誕下哪怕一兒半女;不是生了養不活——那樣的話,還能懷疑是正妻弄手段,而是根本就懷不上。

李卓航的父親不信邪,輪流帶著妾室外出,依舊一無所獲。最後,他絕望了,回到月莊,準備從族人中過繼一個嗣子繼承家業←自己的兒子能過繼,好一番鬧騰!正在這時,李老太太卻懷孕了,生下李卓航。當時,她已經四十歲了,堪稱奇蹟。

李卓航十七歲上娶的江玉真。

江玉真乃海商江家之女。江家有兩項主業:一是海運,經營海上絲綢之路;另一項則是造船業。

江玉真過門後,李老太太便暗示她:李家子嗣艱難,若她兩年內沒能生下兒子,便要給李卓航納妾。雖然李家祖上都納妾無用,也不能代代都如此吧?全當死馬當活馬醫了。子嗣重要,江玉真只能答應。

靖康十年,李卓航父親去世。

李卓航繼承家主之位,接管李家產業。

李老太太令他帶著江玉真外出。

原本兒媳婦是要留在祖籍伺候長輩的,但老太太希望添孫子,自然要小夫妻形影不離,才有機會。

靖康十三年六月初二,江玉真生下李菡瑤。當時,她恐懼得不能呼吸了——五代單傳啊,她卻生了個女兒!

這女兒佔據了兒子的名額!

李家真要絕後了嗎?

她主動給李卓航張羅納妾。

然而,李卓航拒絕了。

李卓航認為,若他命中註定只有一個兒子,那他希望這個兒子是嫡子,而不是庶子。

他是很重庶嫡之分的。

他並非歧視庶子,他認為:讓自己的血脈從隨便一個什麼女人的肚子裡生出來,而不是明媒正娶的妻子肚子裡生出來,這本身就是不尊重。庶子地位低,而這份低微和卑賤,是做父親的造成的,非庶子能選擇。

他的子女很矜貴,絕不能從妾的肚子裡鑽出來。

所以,他約束自己。

江玉真感動又惶恐。

因為她沒能生出兒子!

這份深情,便有些難以消受了。

李卓航知道妻子沒能生下兒子,畏懼回鄉見婆婆。他也怕母親見了孫女不喜;再者女兒幼小,不宜顛簸跋涉,若在途中有個萬一,他連這點血脈也會失去。所以,每年他都自己回鄉探母,沒讓妻女跟著,想等女兒長大些再帶回去。誰知老太太竟染上病了。早知這樣,就應該早早帶李菡瑤回來見祖母。子欲養而親不在,比的就是他們夫妻現在的後悔心情。

老太太臨終遺言,叫李卓航不要納妾,這令江玉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婆婆為何改變了想法呢?

她揣摩不透老太太的用心。

不論如何,這對她而言是好事。

她不由想起老太太的種種好處。

老太太出身湖州烏油鎮牌坊郭家。郭家是有名的紡織世家。原本老太爺和老太太都希望李卓航娶郭家女兒,李卓航卻在織錦大會上一眼相中了江玉真。

江玉真嫁入李家後,老太太並未刁難她。她能與李卓航琴瑟和鳴、夫唱婦隨,多虧了婆婆成全;生了女兒後,也未責怪她、往李卓航身邊塞女人;臨終又留下這樣的遺言,讓她心裡壓力驟然鬆弛,她怎不感激?

她不禁放聲痛哭起來。

母親去後,李卓航只覺心底一根線斷了,從此在外奔波,這家鄉再沒了牽掛他的人,恍若無根浮萍。聽見妻子哭聲,他驀然驚醒,張開雙臂將那母女二人都攬在懷裡,想從她們身上汲取溫暖,也給她們依靠。

她們是他僅剩的親人了!

夫妻兩個相擁痛哭。

年幼的李菡瑤對死亡懵懂無知,見爹孃哭成這樣,嚇壞了——爹孃在她心裡是堅強的、無所不能的,怎會像小孩子一樣大哭呢?尤其是李卓航,悲愴的哭聲讓李菡瑤覺得天都塌了。雖然害怕,小女孩表現很堅強。

《日月同輝字謎答案》 第2章 五代單傳(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