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1/3頁)

五分音符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冠猴的武痴性格,沒有讓楊錫這麼快脫身,沒辦法,楊錫傳了他一些基礎劍法,耗費了兩三個時辰。不過讓楊錫驚喜的是,飽餐一頓,經過一套基礎劍法的練習之後,身體機能竟然顯示到了37.

估計身體的機能之前就已經到了臨界點,這次之後,有一個小階段的提升。

看看天色,已經到了下午,楊錫也不想現在就去找胡郎中了。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手電筒之類的,他可不想到時候還要走夜路。關鍵是碰到什麼野獸之類的,以自己此時的能力,還真怕萬一。

告別了冠猴,楊錫就徑直往回走了,這次可謂是解決了一個大問題,知道了現在所處的環境,而且還在冠猴那裡將那把足足有二十斤的大刀弄到了手。

冠猴很好奇,楊錫建議自己用劍,而楊錫卻向他索要刀。楊錫給他的理由,也說的過去,身體正在成長,需要超過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武器,才能讓他進步更快。

回家的路也才幾里,看看天色還早,楊錫決定先走走其他地方。

往南是楊家,往東則是相鄰的竹山亭。

楊錫雖然對這一帶非常熟悉,但是融合記憶之後,審視的角度又不一樣。

黃麻亭為什麼叫黃麻亭,因綿延十里,以黃麻最多,地處南方丘陵地區,山不高,但多,交通比較麻煩。

整個官道就一條路,旁邊山丘全是黃麻,然後就是一些低矮樹類。楊錫選擇往東走那一條道,這就是通往竹山亭。

竹山亭就跟山沒有任何關係,就方圓數里的一片竹林,在竹林盡頭有一條河,河不大,由從黃麻亭後面的山間過來,經竹山往東,至於流向何處,卻不得而知了。

附近鄉里,都管這條河叫採石河,據說沿著河岸往南走,有個做山叫彩石山,山體岩石有五彩之色,此河也因此得名。

彩石河雖然叫河,但其實最寬也就不到數丈,窄的地方只有十來米,山民多有在此打魚,魚成為了附近山民的主要菜餚。

沿河有許多農田,基本上這彩石河,就是附近幾個鄉的母親河了。

楊錫分析了一下這裡的形式,往北走三五十里,是鄂縣縣城,往南走百里,就是山區了。

往東是長江,大概也就不到百里,東南是屬於江西。

三國孫權221年,遷都鄂縣,改名武昌,這裡以後是東吳的政治經濟中心。

不過自己來了,那就不一樣了,那還是幾十年後的事情,誰知道會發生什麼。

想起這個,楊錫又冒出了許多想法,要推動歷史程序,光靠打打殺殺,這隻能是歷史悲劇再次重複而已。

就算自己特殊,在這個吃人的時代比別人領先一步,統一漢朝,本質上跟其他諸侯統一天下,又有什麼區別。

人類的進步首先要從認知開始,當所有人都有自己這樣的認知,這個時代絕對是翻天覆地。

當然,這個也要一步步來,不可能一開始就告訴所有人,地球是圓的。如果這樣的話,那他楊錫的命運,將與哥白尼、布魯諾之流差不太多。

萬丈高樓平地起,楊錫心中隱隱已經有了自己的計劃。

沿著河邊往北,再往西,回到楊家,一路上,看到河邊田裡耕作的農人,楊錫心中感嘆。此時的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又能改變什麼。一石糧食100錢,換算一下,相當於兩千年後五十塊左右,一石是31公斤,這物價也算是夠低的,但是一頭耕牛,要三千錢,好一點的要五千,作為這個時代的農人來說,也算是天文數字了。

每個農人二十歲以後,要無償服徭役兩年,每年還有一個月的更役等,若是縣裡有事,還要無償抽調勞力,不給任何工資。這種剝削程度,已然把農人變成了半個奴隸,這也是農人漸漸變成佃戶或者奴隸,失掉土地資源的重大原因。

“這種現象,一定要打破,造成這種農人生活艱難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生產力低下。當務之急,先要解決幾個問題,第一個重中之重農民的生產能力問題。”

楊錫感覺到亞歷山大,不知不覺已然日落西山,前面也就到了楊家了。忽然,一陣悉悉索索之聲,從兩旁枯黃的黃麻叢內傳出,楊錫一驚,莫非有大型野獸?雖然身體孱弱,但是作為特種兵的本能反應卻在,本能的往後一閃,瞬間向後竄出三步。

楊錫剛剛站定,如臨大敵,但想象的猛獸沒有出現,而是從兩旁竄出四條人影,每條人影的身高,都有七尺左右。

只見四人兩兩一組,每組手中端著一個大木盆,盆中也

《三國演義大概內容》 第5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