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合作建工廠 (第1/2頁)
珩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目前四汌省耕地一共才四千五百萬畝,按人頭算,人均耕地不到一畝。
更有問題的是,四汌省還有近千萬畝土地把持在中規中矩沒有違法的地主手中,以至於四汌省還有非常多的老百姓需要向地主租種土地。
大漢王國法律中明確規定,個人名下土地不能超過一百畝,意味著四汌省地主這個職業很快就會消失,但是法律中還明確規定公民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在面對手中握有大量耕地的地主面前,這兩條法律就起了衝突,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法律對顏學義和顏氏不適用,但是顏氏一族的土地大部分直接給老百姓了,畢竟這個國家都是顏氏的,這點土地也不需要在乎,反而能讓老百姓感激顏氏)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有一種情節——土地情節,人們有了錢,就會用來購買土地,有了土地就代表有了生活保障一般,特別是那些大商人,手中更是握有大量土地,成為大地主。
大地主的出現意味著普通老百姓手中土地減少,甚至是沒有土地,大地主可以每天吃喝玩樂,普通老百姓卻在為填飽肚子而辛勤勞動,豐年還好說,起碼普通老百姓餓不死,一旦出現災年,吃不上飯的老百姓只能聚集起來造反,打倒地主階級,重新分配土地,然後地主繼續出現,一直迴圈下去。
在人均耕地不多的中國,大量地主出現之後造成惡果,這樣的事情顏學義不會不知道,可是土地情節讓中華大地上不斷有地主出現,必須要讓人們的土地情節消失,才能讓地主這種職業跟著消失。
然而這一切真的是那麼容易解決嗎?
最後顏學義還是決定以市價強制收購地主手中多餘的土地,然後把這些土地交給沒有土地的老百姓耕種,而老百姓需要付出的是,每年收穫的兩成,耕種滿三年後,土地將會徹底屬於老百姓,不需要每年再繳納那兩成收穫。
但是,被強制收購土地的地主又該如何解決?他們手中因為被收購土地而獲得的大把銀子又該怎麼處理,一旦這些銀子流入市場,對四汌省的經濟會造成巨大打擊。
對此,顏學義還是有解決的方法,要不是有解決的方法,也就不會強制收購地主的土地。
解決地主手中握有的大把銀子也很簡單——合作建工廠。
和地主合作建工廠屬於《四汌省五年發展規劃計劃書》工業篇的內容。
在《四汌省五年發展規劃計劃書》工業篇中,顏學義決定大力發展四汌省的工業,使得四汌省的工業、農業、商業並重。
在近代和現代,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才能代表其具體實力,因為源河市已經建立起工業基礎,所以顏氏根本不害怕滿清,反而短時間裡佔據整個四汌省,要是顏氏在整個四汌省發展基礎工業,那顏學義推翻滿清統一全國從而稱帝的時間也會很快到來,就算到時候面對列強們的圍攻,顏學義也能從容面對。
但是想要在四汌省全面發展工業不是嘴巴一說就完事的。
顏學義在源河市發展起來基礎工業花費整整十年時間,其中的麻煩事就不多說了。
而現在是在整個四汌省發展工業,需要做的事情就太多了,首先一個,合格的工人,沒有,源河市倒是有大量合格的工人,不過他們都在源河市的工廠上班,如何會輕易換地方,除非開出高薪挖人,只是這樣不值。
所以在四汌省別的地方建立起來工廠,還得花費時間培訓出來大量工人來,否則建立起來的工廠沒有人操控機器是不行的。
除了培養合格的工人外,其他的比如說建造工廠需要的材料,工廠需要的機器,工廠的管理人員,很多很多都需要解決。
對於顏學義來說,上述的問題還比較容易解決,最後只剩下兩個最重要的問題,一個是資金,另一個是人手。
資金?
顏氏財富是多,手中握有億萬兩白銀,還可以“隨便”印刷紙鈔,可是,面對偌大的四汌省,顏氏就有些無力,各處都需要錢,發展工業當然也需要錢,所以便出現資金不足的問題。
(顏氏財產和大漢王國的財政問題,後面章節會提到,可以暫時看作顏氏財富就是大漢王國的財富,或者說顏氏和大漢王國一體)
人手?
大漢王國到處都缺少人手,以至於鎮政府人員都不足,這個大家都知道。
然而,被強制收購土地的地主,他們手中既有資金又有人手,明顯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顏氏出機器裝置出技術,地主出資金出人手,工廠不就建起來了?
《惟有中華漢風1918》 第九十一章 合作建工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