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六十一章 滿清震動 (第1/2頁)

珩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6月18日,時任陝甘總督楊昌濬聽到前方急報,說四汌省被亂匪佔領,情勢危急。

聽聞手下回報,楊昌濬大怒,一邊派人向京城上報訊息,一邊命令駐紮在陝甘兩省的一萬餘人楚軍(左宗棠的軍隊名稱為楚軍,屬於湘軍分支)以及三萬餘人綠營兵集結,籌備糧草,準備向四汌省行進軍,剿滅亂匪,同時傳令距離四汌省較近的城池嚴加防守,小心亂匪來襲。

楊昌濬不明白才多長時間,四汌省居然被亂匪佔據,大罵丁寶楨無用。

等到後續有關四汌省的情報傳上來後,楊昌濬一下子癱倒在座椅上。

“居然是顏氏,顏氏大敵呀,唉!”

半個月前,楊昌濬接到朝廷下達旨意,查封一切顏氏產業,可是,近一個月前,顏氏產業的人忽然全部消失,連一分銀子都沒有剩下,楊昌濬還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總督府就迎來了一大批滿清權貴,他們想讓楊昌濬給個話,怎麼顏氏錢莊說沒了就沒了,他們還有大筆銀子存在顏氏錢莊中呢。

楊昌濬也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還在到處找顏氏的人,楊昌濬被滿清權貴吵得沒有辦法,直接閉門謝客。

誰能想到現在居然得到顏氏造反攻佔四汌省的訊息。

顏氏造反這個字眼出現在楊昌濬腦海中,楊昌濬就知道壞了,顏氏號稱富可敵國可不是白來的,光顏氏錢莊就有上億兩白銀,想想陝甘兩省顏氏錢莊人去樓空,一分銀子都沒有留下,全國其他省份基本上也是這種情況,那消失的銀子去哪了,恐怕大部分都被顏氏運回四汌省了。

手中有大把銀子,顏氏就能招募大批軍隊,攻佔整個四汌省還不輕而易舉,現在就連四汌省周邊的地區都有危險了。

想到朝廷要查封顏氏產業,再想到顏氏造反,楊昌濬有些頭疼,一個“官逼民反”的字眼出現在楊昌濬腦海中,不過楊昌濬很快就將其甩掉,自己是大清的臣子,當然是要為大清盡忠。

冷靜下來後,楊昌濬繼續向手下下達命令,一定不能讓亂匪進入陝甘兩省。

楊昌濬當然不會想到,顏氏在佔領四汌省後,短時間內都沒有向外擴張的想法。

楊昌濬都得知四汌省被亂匪佔據,四汌省周邊的省份也很快得知訊息,引起軒然大波,一份份加急奏摺快馬送往京城,同時各省綠營兵開始向四汌省方向調集,不是為了剿滅亂匪,而是防止亂匪打過來,知道是顏氏造反後,誰都知道這股反賊不好惹,只求亂匪別先打過來就好。

又半個月後(滿清的有線電報正在建設中),京城終於得到訊息,場面頓時更加混亂。

已經稱病一個多月的翁同龢在得知顏氏造反並佔領四汌省的訊息後,“官逼民反”這個字眼出現在他的腦海中,隨後翁同龢大腦嗡嗡響,差點要昏倒,“官逼民反”的“罪魁禍首”不就是他自己嗎?

翁同龢就怕下一刻朝廷派人來捉拿自己,徹底慌了。

過了好長時間後,翁同龢感覺不對勁,或許這件事情應該反過來看:顏氏早有造反的想法,自己多次想要上奏朝廷派兵查抄顏氏,可是總有人反對,以至於顏氏做大,現在顏氏公然造反,一舉打下四汌省,自己不是“罪魁禍首”,反而是大功臣,提前揭露顏氏要造反的罪行,其他偏袒顏氏的人才是罪大惡極。

想到這些,翁同龢愈發認為自己是對的,也不裝病了,穿上官服,坐上轎子就往紫禁城去,早前一直堵在翁府的滿清權貴也在近一個月前就散了,沒辦法,翁府大門緊閉,誰還會瞎等著找翁同龢算賬。

恭親王奕訢在得知顏氏造反佔領四汌省後,就知道壞了。

要知道滿清權貴中,恭親王奕訢是收到顏氏上貢最多的人,這麼多年下來,顏氏起碼在恭親王奕訢身上花費近千萬兩白銀,這些錢全部進入恭親王奕訢自己的口袋中,不像李鴻章把顏氏上貢的銀子全部用在建立北洋水師上。

恭親王奕訢多次阻撓翁同龢要查抄顏氏的決定,是不是可以說明恭親王奕訢站在顏氏這一邊,也想要謀反,就算恭親王奕訢不想要謀反,和恭親王奕訢有矛盾的慈禧太后也會利用這個機會把恭親王奕訢踢出去(踢出軍機處,或者說把其權力全部收回去),甚至有可能殺掉恭親王奕訢。

更讓恭親王奕訢感到悲傷的是,他大半財產都存在顏氏錢莊中,現在顏氏錢莊沒了,恭親王奕訢手中的山河寶鈔如同廢紙一般,恭親王奕訢也是有苦說不出。

暫居京城的左宗棠得知顏氏造反並佔領四汌省的訊息後,嘴角有些苦澀,現在大清朝廷真可謂內憂

《唯我中華源遠流長》 第六十一章 滿清震動(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