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二十七章 瞞天過海 (第1/2頁)

珩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截止85年4月,滿清在四汌省外屯兵接近六十萬,其中精銳清軍不到五萬,剩下清軍皆是從各地調集過來的綠營兵或者就地招募的民兵。

在靠近四汌省的數十個城池中,中小城池駐兵過萬,大的城池駐兵數萬,近六十萬清軍就分佈在這數十個城池中。

而城池中原本居住的老百姓早已經搬離城池,或搬到鄉下或遠避他鄉,他們也不想離開自己居住的地方,可是為了避免可能發生的戰爭以及清軍對其的騷擾,只能離開了。

六十萬軍隊這是多麼龐大的一個數字,就拿剛剛和滿清發動戰爭的曰本來說,曰本常備軍隊只有三萬,之後花費近一年時間,才擴充到十萬。

西方列強除了領土龐大的沙俄軍隊超過六十萬,剩下國家軍隊人數均沒有超過六十萬,而在滿清,六十萬只是其軍隊的一部分,要知道滿清還有編練中的十萬北洋新軍、駐守邊境的守軍、各地的綠營兵,總的一算,滿清如今軍隊數量超過一百萬。

要維持這麼一支龐大的軍隊,滿清需要花費多少金錢?

八旗兵月俸三兩銀子,淮軍、湘軍等精銳清軍月俸一兩五錢到二兩,普通綠營兵月俸在一兩到一兩五錢,而大量招募的民兵,除了剛開始的五兩銀子安家費,連月俸都沒有,只管吃飯,甚至不少民兵的衣服都是破破爛爛的。

即使這樣,還是有非常多的人成為民兵,他們只是一群為了吃飽飯的窮苦老百姓而已。

六十萬清軍,牢牢將四汌省三面牢牢圍住,只剩下西面,滿清朝廷巴不得“短毛賊”朝西方進軍,對清廷來說,西部也只是荒無人煙之地,遠趕不上四汌重要。

對於漢軍來說,打敗六十萬清軍很簡單,只是相對於人數過少的漢軍,打敗擊潰清軍簡單,圍殲六十萬清軍就不可能做到,一旦讓潰敗的清軍亂跑,受苦受難的還是普通老百姓。

漢軍不會永遠龜縮在四汌,今天的等待是為了更美好的明天,但是總有一天漢軍會打出四汌。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顏學義早就吩咐曹文斌,讓情報部對包圍四汌的清軍進行策反,只是初期被策反的清軍中有不少見利忘義的叛徒,最後導致不少已經投靠己方的清軍中下層軍官被忠於滿清的將領抓住砍頭。

情報部接受這個教訓,準備繼續對清軍進行策反,一個名為《瞞天過海》的計劃漸漸形成,該計劃旨在更加隱蔽的策反部分清軍上層將領(統領萬人以上)、中下層軍官(統領千人以下),在特工選擇策反物件的時候,一定要提前調查清楚該目標,不能再被策反目標背叛,從而破壞策反計劃。

在之後的一年多時間中,《瞞天過海》計劃被情報部的特工完美的執行。

雖然清軍因為情報部第一次策反行動失敗有了警惕,不過情報部的特工抓住一些清軍將領的性格特點,用金錢收買等方法,輕鬆混進清軍中,展開策反行動,而且已經被成功策反的將領軍官不會互相知道對方,這樣即使有個別人背叛,也沒有太大影響。

從情報部呈上來的情報資料顯示,目前,有三個清軍將領、十分之一軍官被策反,《瞞天過海》計劃行動成果喜人。

從將領和軍官被策反比例上看,被策反的三個將領年齡都在四十歲以下,在將領中算是年輕人了,年齡比較大的將領更忠於滿清,比較難策反,而中下層軍官年齡普遍比較“小”,更容易被策反。

特別是最近兩場戰爭,對清軍的影響特別大,策反更加容易。

相對於雜牌軍一般的六十萬清軍,情報部更重視的是北洋新軍,北洋新軍的策反行動也是《瞞天過海》計劃的一部分。

六十萬清軍就算全部被策反,普通官兵也只會成為工人或者農民,而十萬北洋新軍,他們一旦被策反,很快就可以轉變成漢軍,訓練完成的北洋新軍,戰鬥力還是比較強的。

進入到85年,劉正山等部分一年速成班的學員畢業加入到北洋新軍中,憑藉劉正山的學習成績,劉正山得到北洋新軍將領賞識,再加上情報部的幫助,一進入北洋新軍就成為隊官,相當於漢軍的連長,而其他學員基本上是副隊官、正副排長。

天津武備學堂畢業的學員們,剛進入北洋新軍,“人生地不熟”,而劉正山官階最高,大家都積極向劉正山靠攏,劉正山的共同社繼續壯大。

另外原本北洋新軍中的中下層軍官也瞭解劉正山這些科班生會得到重視,所以和劉正山交好,讓劉正山的人脈迅速擴充套件,為其進一步工作打下基礎。

在滿清朝廷看不見的角落裡,“狐狸”

《唯我中華源遠流長》 第一百二十七章 瞞天過海(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