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頁)
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
解析:
在這個個案裡,C雖然有所畏懼,但不像前述的畏懼性精神官能症——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對某些物體或情境有非理性的畏懼,事實上,她清楚得很,是想忘都忘不了的。因此,這個個案應該屬於“創傷後壓力違常”(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所謂“創傷後壓力違常”是指一個人在經歷超乎人類正常經驗之外的心理創傷事件後,仍然在內心一再經驗(重現)該創傷經驗,對外在世界的反應變得遲鈍,並出現自律神經及認知功能等方面的障礙。
“超出人類正常經驗之外”的創傷事件,並不包括諸如事業失敗、婚姻衝突、親人死亡、離婚、慢性疾病等打擊,而是指:一、自然災禍,如洪水、地震等;二、人為的意外災禍,如工業意外事件、火災、大車禍、房屋倒塌等;三、有意的人為災禍,如戰爭、轟炸、強暴、集中營、酷刑折磨等。有些創傷事件雖然也可能伴有肉體的傷害,如強暴、工業意外等,但所有的創傷事件都必然含有心理創傷的成分,這些心理創傷包括極度害怕、無助、失去控制及死亡的威脅等。它可能是個人單獨的經驗,也可能是集體的遭遇。
在創傷性事件發生時,患者幾乎都會立刻產生自律神經興奮的症狀,諸如心跳加快、大量流汗、肌肉緊張、發抖、主觀的焦慮及警覺性升高等,因為這些創傷事件通常都很劇烈,所以這種自律神經的興奮可能會延續幾天、幾個禮拜甚至幾個月。而每當患者回憶起那些創傷經驗時,自律神經即再度受到刺激,如果他無法忘懷或分心,一再反芻的結果,急性症狀可能就會惡化成慢性症狀。
本個案講的正是這種情況。火災是一種常見的創傷性事件,在事起突然中,幾乎每一個從火海餘生的倖存者,他們的驚惶、無助與失控等感覺,都要經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慢慢平息。而本案例中的這位女士,不僅遭遇了這種危難,而且在危難中還失去了她的幼兒,更要命的是,幼兒的去世完全是由她在火場中的“錯誤抉擇”所造成的,其心靈所受的創傷確實是難以撫慰的。
C一再夢見昔日大火的情景,特別是“爬進餐廳抱出嬰兒的一幕”,從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看,這可以說是她嘗試透過這些未經改裝的惡夢,去重新架構惡劣的情境,好使昔日不能應付此種情境的失敗能獲得彌補的機會——她希望能“成功”地救出她的幼兒,而這隻有到夢中去追尋了,但亢奮的意識提醒她,這一切都已是徒勞,因為她的孩子早已死了,所以她只能又從惡夢中驚醒。
殺了上司的“二戰”老兵(1)
他像變成了另一個人,手裡揮舞著刀子,在屋裡盪來盪去,口中則喃喃自語,提到跟戰爭和俘虜有關的事情。
Y君是一個40歲的中年人,曾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解甲歸田,又恢復平常老百姓的生活。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正常,但卻每隔一兩個禮拜就會突然陷入一種類似意識解離的狀態中,他好像變成另一個人似的,手裡揮舞著刀子,在屋裡盪來盪去,口中則喃喃自語,提到跟戰爭和俘虜有關的事情。在這個時候,他不僅不認識自己的妻子,而且還把她當作法國人。
但沒多久,他又彷彿大夢乍醒般恢復正常,而且根本不記得剛剛發生了什麼事。
他太太為此而非常擔心,曾在他發作中及發作後,數度請醫師來診療,醫師除了開給他一些鎮靜劑外,也愛莫能助。因為發作的次數頗為頻繁,最後只好去尋求精神科的幫忙。
在幾次心理面談但均不得要領的情況下,醫師決定將他催眠。結果在催眠狀態下,他說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戰場上的一段特殊遭遇:
有一次,他和自己的部隊失散了,而跟一個不認識的軍官在一起,兩人各看守著四名德軍俘虜。在營帳裡休息時,那名軍官忽然命令他去射殺那些沒有武裝的戰俘。他覺得這是不人道的事而拒絕了,於是兩人發生爭吵,在爭吵中,他憤怒地將槍扔給那名軍官,說:“如果要射殺他們,那你自己去動手!”
事後,他越想越怕——怕那名軍官以抗命的理由而槍斃他。在極度驚恐中,他倉皇地衝出營帳,逃回自己所屬的單位裡。
在催眠中回憶這段往事時,他的情緒變得非常激動,而一再將自己的身體猛烈地往牆上撞,幸賴旁人制止才沒有受傷。
利用催眠術讓他重溫昔日在戰場上的心靈創傷後,他的病情似乎有了明顯的改善,有一段時間不再有上述意識解離的情況發生
《變態心理揭秘內容》 第1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