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頁)
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寶釵在賈母面前,處事之得體,有誰能比?賈母給寶釵做十五歲生日,晚上賈母問寶釵愛聽何戲,愛吃何物。“寶釵深知賈母年老之人,喜熱鬧戲文,愛吃甜爛之物,便總依賈母素喜者說了一遍。賈母更加喜歡”。老年人最喜歡的,就是投其所好。
薛寶釵的口碑,不說賈府實權人物,就是在一般丫頭媳婦婆子口中,也是好評如潮的。連賈環這樣的人,寶姐姐在分送禮品時,都不忘有他一份,這讓趙姨娘在心裡感激道:“怨不得別人都說那寶丫頭好,會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來,果然不錯!他哥哥能帶了多少東西來?他挨門送到,並不遺漏一處,也不露出誰薄誰厚。連我們這樣沒時運的,她都想到了;要是那林丫頭,他把我們娘兒們正眼也不瞧,哪裡還肯送我們東西?”趙姨娘賈環母子,是一對連丫頭婆子都看不起的極討嫌的人物,連他們的讚頌她都得到了,還能讓人挑剔出什麼不是來呢?故而寶釵給人的印象是“行為豁達,隨分從時”,而黛玉給人的印象卻是“孤高自許,目下無塵”。
如果說寶釵送東西給賈環有收買人心之嫌的話,第三十七回她替史湘雲著想的一幕,便見出真心實意了。史湘雲好動,攬了海棠詩社的東道主一角,寶釵知道她手頭不寬裕,便慷慨為她解難,從她家拿了幾簍極肥極大的螃蟹來,連老太太王夫人等都請了來。寶釵此舉,既慷慨,又周全。
曹公對薛寶釵這個人物,花的功夫並不比林黛玉少多少的。就寶釵本身的才華學問而言,那絕對是值得人稱道。第三十五回,寶釵的貼身丫環鶯兒不無自豪地向寶玉誇耀:“你還不知我們姑娘,有幾樣世上的人沒有的好處呢,模樣兒還在其次。”正說著,寶釵來了。那幾樣“世上的人沒有的好處”下文一直未見交代。曹公筆法奧妙常常就在這裡,他相信讀者自己能夠梳理出來:
好孩子薛寶釵(2)
其一,詩才出眾。大觀園中的多次賽詩會上,寶釵的詩作與黛玉互為伯仲,制謎聯句也難分甲乙。更可貴者,她的詩論也常讓人耳目一新。第三十七回她對史湘雲道:“詩題也別過於新巧了。你看古人中,那裡有那些刁鑽古怪的題目和那極險的韻呢?若題目過於新巧,韻過於險,再不得好詩,倒小家子氣。詩固然怕說熟話,然也不可過於求生;頭一件,只要主意清新,措詞就不俗了。”這實在是極內行的詩家高論。第六十四回林黛玉有感古代美人的命運,寫下《五美吟》。寶玉看了只知一味叫好,好在何處,半句也說不出來。一旁寶釵卻說出一番“只要善翻古人之意”的道理,舉了前人詠昭君詩為例,落俗套者多,而王安石、歐陽修二位的卻能各出己見,不與人同。“今日林妹妹這五首詩,亦可謂命意新奇,別開生面了。”說的是有理有據,也很懇切。
其二,精通戲曲。第二十二回,她生日點了一出《山門》,是水滸魯智深的戲,這固然有討好賈母之意。寶玉說他“從來怕這些熱鬧戲”。寶釵糾正他道:“要說這一出‘熱鬧’,你更不知戲了!你過來,我告訴你”,說了種種奧妙,還把戲中最精彩的一曲《寄生草》全文背了出來。喜得寶玉拍膝搖頭,稱賞不已。引得一旁的黛玉醋意大發。
其三,畫論高妙。第四十二回她對惜春及眾人發表的那一番繪畫要訣,從畫面的疏密佈局,到寫生狀物,到人物形態,到紙筆墨色,無不精當到位。
其四,博聞強記,典故爛熟,還略通醫道,簡直是個全才。寶玉稱她為“一字師”,探春稱她是個“通人”。
當然,好孩子也有她另外的一面。
據寶釵自己對黛玉表白,她小時候也是調皮過來的,第四十二回她拉黛玉坐下吃茶,向她剖白,自己從小也是個淘氣的,也怕看正經書。諸如《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讀。後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丟開了。顯然她是被正統力量扭過來的。接下來她對黛玉的說教,便是她的現身說法了,“讀書明理,輔國治民,這才是好……最怕見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顯然,她的意思是要扭一扭林黛玉的。
寶釵一事當前,還有冷酷的一面。第三十二回,王夫人逼死金釧,過後有些內疚,寶釵一味為王夫人開脫,竟說“不過多賞他幾兩銀子,傳送他,也就盡了主僕之情了”,何其冷酷之至!後頭第六十七回,尤三姐自刎,柳湘蓮不知所終,連呆霸王薛蟠都眼中流淚,寶釵那一番冷冰冰的話,情義上連她的混賬哥哥都不如了。大觀園她的居所裝飾,簡單得令人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女孩子的閨房,“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無”,這跟她的性情倒是吻合。
《那些人兒伴奏》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