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48章 凌夜在炒作 (第1/2頁)

樅川綠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學院的高材生將師門代代相傳的五斗米教法印,無償捐獻給海省博物館的訊息,很快席捲了華夏。

網路爭相轉發,海省府衙宋勝利高官見證的五斗米教法印捐贈儀式,以及專家論證法印為正品的影片。

不過這一切都和凌夜無關……

公開捐贈的儀式是由宋勝利的秘書羅海向凌夜提出來的,凌夜沒有反對……

實際上凌夜需要以這種公開的方式,與五斗米教道印脫離干係。

雖然吳茜等人對他的這個決定非常不理解,紛紛打電話,說無償捐贈無異於主動放棄了一座金山。

不過凌夜非常清楚,那座金山看是看得見,摸卻摸不著……

終究是海市蜃樓……無須解釋,理解的人自然會理解。

而且,凌夜不僅是無償捐獻了五斗米教法印,還將他的所有法器,連同毛道長送他的那個密碼箱,都呈現到攝像機前,供專家甄別。

最終經過聯合專家組認定,《道藏經》和《黃門精要》,還有那件金絲銀線的道袍都是老物件,具有歷史文物和道門傳承的雙重價值。尤其是對那兩本書,專家組給予了高度評價,稱之為“從未發現的華夏道門典籍孤本”。

這三樣東西,毫無疑問,也被凌夜,無償捐贈給了海省博物館。

至於曾經被嶗山派道士掛念的香爐,還有陽縣的陳道士和毛道士見過的兩把木劍、羅盤、墨斗、鎖魂釘、滅魂釘等物,則被專家們認定為新的法器。

得說一句,不是所有的專家都眼拙,實在是這些東西凌夜覺得對自己有用,預先做了點小動作。

另外海省博物館,也沒有虧待凌夜……贈送了凌夜,一張終生免費參觀的“貴賓卡”,還有無償捐贈的榮譽證書……原本還有高達萬元的貨幣獎勵,被凌夜拒絕了。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凌夜這種“無私”的精神,毫不意外地,博得了陪同他參觀博物館的,海城博物館館長的高度評價。

相關影片公之於眾之後,凌夜有些意外地在網上躥紅。

大抵上是譭譽參半……讚揚的有,說凌夜傻的也不少,懷疑的人也很多。

還有差不多百萬人,認為是凌夜在“炒作”……

道學院的學生嘛,畢業之後除了當道士,很難找到其他高薪工作。

至於說道士,華夏的傳統,道士和和尚不同……亂世,和尚關門避禍,道士下山救人;盛世,和尚開門圈錢,道士歸隱清修。

凌夜就讀道學院,將來十有八九要從事“道士”這個職業。按照正常情況,現在的華夏是盛世,凌夜應該歸隱清修。

華夏早期的隱士,都崇尚自然無為,布衣陋室,安貧樂道。

不過後期的隱士,大多是“待價而沽”的官迷財迷,既要利還求名,隱也隱得轟轟烈烈……

比如自命清高,放情山水的孟夫子,在獻給張閣老的詩中,就有“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的直白;進呈天子的詩中更是有著“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的沖天怨氣;

梅妻鶴子的“和靖先生”,自詡是“觀庭前花開花落,看天外雲捲雲舒”的隱士,選擇的隱居地卻在“暖風燻得遊人醉”的小孤山;

大氣磅礴宣稱“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的桃花庵裡桃花仙,聽到王爺的一聲召喚,也毅然決然的拋棄妻子前往投效……

就讀道學院的凌夜,無疑難以和這些前賢相提並論……如果學習成績好,能考上京燕大學,怎麼會去讀道學院,是不是?

不過呢,當道士也有發家致富的捷徑……

現在的華夏,有權的和有錢的,都相信佛,相信風水。

信佛當然是去寺廟,相信風水,則往往是請風水大師。

這兩類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不差錢,通常來說,自然都不太會注意一個道學院的學生……請風水師,當然是請名氣響的風水大師。

至此,凌夜看似“淡泊名利”的相關的影片,真實目的也就不言而喻,呼之欲出了……

高調宣揚“高材生”,無非是在為畢業之後的“事業”,提前“造勢”!

那些人甚至直接感嘆,現在的年輕人,都了不得……小小年紀,不將精力放在學業上,心機都用在了“經世”上了……

這些評論和感嘆,怎麼說呢?至少道士和和尚,都不會認同所謂“盛世”“亂世”的論斷……

起碼,盛世,不論是和尚還是道士,都要穿衣吃飯;至於亂世嘛,覆巢之下安

《無命無魂》 第248章 凌夜在炒作(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