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欲擒故縱 (第1/2頁)
五度Ye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儘管提前已經有心裡準備,但當劉協到達洛陽之時,還是被眼前的情景嚇到了。
荒蕪的洛陽城就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廢墟之都。
城外數里之內稀稀落落的坐落著幾個小村莊,村莊裡零零散散的還有幾個人。
只是這些人瘦骨嶙峋,面黃肌瘦,多數時候,都在樹邊上扣樹皮吃。
路邊走不數十步,便可見到暴露在外的白骨。
想象中,古代雞犬相聞的田園生活早已不在,放眼眺望,便是野狗也看不見幾只。
劉協帶領人馬到達洛陽城時,已經是五月底的時光。
饒是如此,劉協覺得,這也比《三國演義》和史書之上記載的早了很多。
據史書記載,劉協從安邑出箕關到達洛陽,應該是在七月份。
而他五月份便到達,這得益於一路上他對於史書上發生的事情的精準判斷和透過無敵兌換空間兌換糧食的支撐。
只是他怎麼沒想到,洛陽城殘破成如此一座廢墟。
大隊人馬看到洛陽,便如到家了一般,雖說一個個灰頭土臉、狼狽不堪,但都是高興的。
方進城,忽然一聲鼓響,城中四周衝出一隊人馬。
這倒是讓劉協吃了一驚。
楊奉、徐晃當即號令將士列陣。
陣勢尚未列成,那隊人馬為首一人走向前來,拜倒在劉協面前。
劉協看時,竟是安集將軍董承、河內太守張楊。
劉協訝然,道:“董將軍、張太守怎麼會在這裡?”
劉協問了這一句,早已經想起來你,史書之中有記載,董承遭受韓暹攻擊之後,逃往河內,投靠張楊。
後張楊知道天子早晚東歸洛陽,便和董承領一隊人馬,前往洛陽,重修洛陽宮殿。
此時,劉協到來,其實董承、張楊早已經久候多時了。
董承、張楊看到劉協安然歸來,跪倒喜道:“臣董承、張楊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協急忙將董承拉起來,道:“安集將軍,河內太守,快快平身!兩位愛卿可好?”
董承見韓暹立在一旁,應道:“迴避下,臣硬朗得很,死不了!”
韓暹冷哼一聲,看到董承還活著,一臉黑線。
劉協自然知道,眼下,他們兩個是難以和諧相處的。
再說,對於韓暹這個傢伙,劉協也沒打算讓董承再跟他和諧相處。
遂故作不知,喜道:“董將軍,你我君臣重聚,實乃天意。好得很!好得很!”
而後,董承和董貴人相見過,父女喜極而泣。
劉協安慰一翻,眾臣相見過。
董承、張楊帶領劉協等走向北宮正殿德陽殿。
董卓遷都長安之時,洛陽宮殿被他一把火焚燒過,這德陽殿多半被廢,殘破不堪,一時難以修葺一新。
楊彪等三公九卿,踉踉蹌蹌,跑進德陽殿廢墟之中,痛哭不已。
劉協雖說也很難受,但強忍著並未落淚。
男子漢大丈夫,流血不流淚,悲傷無用,有他在,這廢墟上一定可以建起新的宮殿。
不等劉協詢問,董承、張楊引著劉協和公卿、後宮等,前往南宮的東宮。
一路之上,皇家南北二宮多數宮殿被燒成焦炭,斷壁殘垣訴說著往日芳華。
東宮已經修葺一新,董承道:“陛下,去睡大旱,生民十去七八,勞力不足,只能先將東宮整修完畢,讓陛下有安身之所也。”
劉協道:“很好,董將軍想得不錯。”
劉協著大長秋苗祀安置後宮之人住下,命董承、徐晃安置所有將士城中廢墟之上安營紮寨,先行修整。
董承在此修整房屋,也知道皇帝車駕到來,糧食定然急缺,故而與河內張楊多帶糧食過來。
當晚,董承、張楊拿存糧分配諸將士卒食用,到那韓暹極其士卒前來領取,仍然嫌董承、張楊分配過少。
眼看著兩隊人馬再次動手,徐晃站在董承身後,道:“徵東將軍,莫非還嫌不夠疲累,方才到此,便要內訌麼?徵東將軍真以為自己天下無敵?”
韓暹道:“老子這一路護駕東來,有大功於社稷,老子要點糧食,讓兄弟們吃飽,還要受爾等之氣,莫非老子真怕你們不成?”
“嗯?”徐晃冷哼一聲,手執大斧,瞪著他,硬是不讓他多拿糧食。
楊奉道:“韓將軍,方進城,不可造次!”
《三國之絕世帝王小說》 第35章 欲擒故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