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部分 (第1/4頁)

車水馬龍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釋指出了更為深刻和嚴峻的原因:近親繁殖會導致嚴重的生理懲罰,人類遺傳學家進行的若干次研究都表明,即使是一般情況的近親繁殖都會引起孩子在體型、肌肉協調能力和學術能力上的全面降低,已發現100多種能在未經摻雜沖淡的、純型合子狀態中引起遺傳疾病的隱性基因,而近親繁殖會大大加強這種狀態,根據對美國人和法國人進行的分折判斷指出,每個人身上平均有4個致死基因當量:或是在純合狀態中有導致立即死亡的4個基因,或是在50%的純合體中有引起死亡的8個基因,或是有與上等量的致死基因和致衰弱基因的混合,這些很高的數字在動物中很典型,表明近親繁殖有致命的危險,在由於和父親、兄弟、兒子發生性關係的捷克斯洛伐克婦女所生的161個孩子中,有15個死產或在出生後一年內死去,4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身體或智力缺陷 單自發的性排斥規則,直覺地避免了亂倫行為.極而言之,’也就是如果我們暫時掀開發展過程中的其他影響,儘管我們 承認這些影響是存在的,那麼可以說人受著以基因為基礎的 本能的引導。兄弟一姐妹間的性關係禁忌就是這一過程的表現,其它型別的亂倫禁忌很可能也是如此.

攀附婚姻 是指婦女與財富、地位跟自己相當或優越於自己的男子結婚。在人類和大多數社會動物中,這類情況都是雌性透過對雄性的選擇提高自己的地位,為什麼會有這種性傾向呢?羅伯特·特里弗斯和丹尼爾·威拉德在社會生物學更普遍的研究過程中提供了重要的線索,他們注意到,脊椎動物,尤其是鳥和哺乳動物,體大健康的雄性交配頻率一般都相當高,而許多個小體弱的雄性完全沒有交配機會。但是,幾乎所有的雌性求偶都很成功,而且身體條件最好的雌性所生的後代也最健康,這些後代長大後通常也是體型最大、最強健的。後來,特里弗斯和威拉德觀察到,根據自然選擇理論,當雌性健康處於顛峰狀態時可望生出較大比例的雄性,因為這些後代將來體型最大,求偶最成功,會繁殖儘可能多的後代,當雌性生理狀態相對變差時,它們將轉而增加生育雌性後代,因為這時雌性是更為保險的投資,根據自然選擇理論,產生這種生殖策略的基因將壓倒產生其他策略的基因而傳遍群體。

情況確實如此,關於這一特殊問題,有人對人和鹿這兩類不同的物種進行了調查,環境條件對懷孕的雌性不利時,雌性的出生率就有不同比例的上升。對貂、豬、綿羊、海豹的情況調查的結果看來也和特里弗斯和威拉德的預測相一致,最可能產生的直接機制是,在不利條件下雄性胎兒的淘汰性死亡率增高。這種現象在無數種類的哺乳動物中均有記載。

在出生之前改變性別比例當然是完全非理體的行為,事實上這只是一種生理行為。人類學家米爾德里德·迪克曼在有意識行為的範圍內試驗過這一理論,她曾提出,出生後的嬰兒性別比例會不會因為人們採取在一定意義上適合最佳生殖策略的戮嬰行為而發生改變呢?情況看來正是如此,在印度還未淪為殖民地以及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時期,女子透過與較高社會階層的男子結婚而向社會較高階層流動得到了僵化的習俗和宗教的認可,同時較高社會階層殺女嬰的事卻不斷髮生。印度旁遮普貝迪地區的錫克族人是最高的宗教種性,他們以“庫裡-瑪”著稱,其意思就是“屠殺女兒的人”。他們幾乎毀掉了所有的女嬰,而又不惜一切地撫養兒子,以期有朝一日娶回低種牲的女子,革命前的中國,許多社會階層也普遍殺女嬰,結果也和印度差不多,即婦女帶著嫁妝向社會上層流動,使財富與婦女集中在一小部分中上層階級手中,幾乎把最窮的男性排斥於生育系統之外去了。這一模式是否晉遍存在於人類文化之中,尚待考證。但在目前,即使只有少數例子,也說明有必要密切結合生物學理論來對此種現象予以重新考察。

發性的攀附婚姻和殺戮女嬰本身看起來並不是理智的過程,除了把它看作是一種遺傳性傾向,是為了在與社會其他成員的競爭中最大限度地增加後代的數量外,是難以作出其他解釋的,迪克曼開始了這一研究,如果把她的研究擴大到其他社會,將有助於更嚴格地檢驗這一見解,這一研究如果成功的話,可望說明更為深層的精神過程,這種過程使人們擯棄了許多可能的理性選擇,而選擇了一種複雜的行動過程。

人的天性問題還可以用其他更直接的心理學方法加以探索。非理智的和普遍存在的行為也應該比理智的、個人的行為更能抵抗文化褫奪的扭曲性後果,而較少受到作為長期理性思維中心的大腦前葉和其他更高階的大腦中樞的影響,這

《論人的延伸》 第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