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21章 兩王 (第1/2頁)

暗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份帛書被推到任真面前。

上面寫著十餘個人名,皆是這次參加朝試的考生。至於他們是否真如梁王所說,有真才實學,還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的一點是,他們必定都身世煊赫,否則難以攀上樑王的高枝。

任真只是瞥了一眼,並未立即伸手拿起。他知道,這是塊燙手的山芋,不能貿然去接。

在來的路上,他曾聯想過朝試這一樁,不過鑑於梁王世子年紀還小,不會、也沒必要參加朝試,他便將這種可能性排除,沒再多想。

想不到,梁王的膽子這麼大,居然一下子列出這麼多考生,試圖透過任真的門路,統統選拔進朝廷裡,成為他自己的羽翼。

身為未來的國之儲君,很可能會坐擁北唐天下,梁王又何須再結黨營私、安插羽翼?

任真敏銳感覺到,梁王的意圖太危險,不是一個位極人臣的王爺應有的本分。

又或許,是對他這位主考官的考驗。

他溫和答道:“王爺體恤士子,才是北唐之幸。您的擔憂不無道理,下官初出茅廬,確實對俗世的輿論學風體察得不夠透徹。好在最終的殿試結果,是由陛下聖裁,想必不會出現錄用失誤的情形。”

他避重就輕,將話題轉到女帝身上,並不打算當面許諾,自己會遵照對方的意志,為帛書上這些人大開綠燈,讓他們順利晉入殿試名單裡。

梁王臉色驟變,沒想到任真毫不猶豫地拒絕,沒有賣給他面子的意思。

看來,下馬威和套近乎都未奏效。

他眉頭一皺,準備說些什麼,這時,任真忽又拿起帛書,揣進袖裡,“不過,既是王爺舉薦的才俊,下官理應多加照拂,屆時親自鼓勵一二,儘量消解他們的緊張情緒。”

他補充的這句話更像是廢話,又不得不說,否則斷然拒絕梁王,會令對方顏面無光。至於實際監考時,當然還是那句話,你有個屁的面子。

梁王聞言,眼眸微眯,盯著捏在手裡的酒杯,噙著一抹寒意,“莫非先生信不過本王的眼光?還是說,你早已確定中意的考生名單,眼裡容不下那些真正的俊傑?”

這話的分量很重。

任真朗然答道:“下官說過,我沒有自己的立場,更不會涉足黨爭,只想為陛下分憂,替朝廷網羅人才。至於我是否以權謀私,任人唯親,無法矇蔽聖聰,更有天下人心可鑑。”

對付官職比自己高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打官腔,搬出更大的官作擋箭牌。

任真再次提到女帝,強調自己是陛下欽點的主考官,梁王沒資格插手過問,更別想拿身份逼自己就範。

梁王轉動著酒杯,冷冷一笑,眼神鋒利如刀。

“好一個為君分憂!陛下百年之後,就怕你沒資格再為君分憂!到時再懊悔不該中立,沒能及時挑好陣營,就已經晚了!”

圖窮匕首見,他終於鋒芒畢露。

他的意思很明顯,自己是新皇族武氏的後人,很可能會君臨天下,繼承北唐皇位。現在他主動提出請求,是給任真一個效忠的機會。

任真如果拒絕,意味著他不願接受招攬,投入武氏陣營,就會被梁王視為敵人,埋下很深的芥蒂。日後梁王登基,絕不會再起用任真,到時一身功名被收回,再談為君分憂,只會是笑話。

面對赤裸裸的威脅,任真沉默不語。

他向來吃軟不吃硬,梁王剛才這番話,讓他徹底絕望,放棄了擁立武氏的想法。

梁王並不知他的心思,以為他是在猶豫掙扎,寒聲道:“我剛才說過,實際問題擺在面前時,你必須要做出抉擇。這北唐天下,要麼姓高,要麼姓武,沒有讓你中立的餘地!”

換言之,要麼支援我,要麼支援庸王,你別無其他選擇。

任真嘆了口氣,抬頭看著對面霸氣外露的梁王,幽幽地道:“王爺現在就讓我做選擇?會不會太早了?”

梁王側身,靠在椅背上,傲然道:“你說呢?”

……

……

梁王的坐姿很霸氣,此時此刻,另一位王爺卻很狼狽,正赤裸著上身,像王八一樣趴在榻上,表情痛苦不堪。

庸王妃坐在旁邊,手裡端著一碟藥膏,細心地往他後背的傷口處塗抹。

每抹一下,臥室裡都會傳出一陣殺豬般的痛嚎聲,哪還顧得上害怕被僕人們聽到,嘲笑自家王爺是窩囊廢。

世子高基坐在桌旁,翹起二郎腿,審視著榻旁父母的舉動,彷彿是在欣賞一出雲煙坊大戲臺的精彩京

《手眼通天說的是誰》 第221章 兩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