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部分 (第1/4頁)

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韓熙載當然明白他們的來意,整個夜宴中,韓熙載將那種沉湎歌舞、醉樂其中的形態來了個酣暢淋漓的表演。夜宴結束後,顧閎中回到家中,憑藉著敏捷的洞察力和驚人的記憶力,即刻揮筆作畫。李煜看了此畫,認為韓熙載的眉宇之間充滿隱憂與沉思,夜宴笙歌、不問時事應該是裝出來的,於是決定將韓熙載逐出金陵。憂懼實際上也確實是韓熙載的真實心意,由此可見顧閎中筆下傳神的地步。年邁的韓熙載苦苦請求留在京城養老。李煜見他言語悲切,而且年齡確實也大了,料也掀不起大風浪,於是同意他留在京城。但韓熙載經此一嚇,大病一場,不治而死。李煜聽到韓熙載死了的訊息後,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卻故意說:“可惜啊,韓熙載死了,我本來是要提拔他當宰相的啊!”追封為古僕射同平章事,諡“文靖”,賜衾綢以葬。《夜宴》的主角雖然死了,一幅傳世精品卻因此而流傳下來。《夜宴圖》不但務求形似,以便後主一見就知圖中所繪何人,而且把當時眾人玩樂時的神情和各人的性格統統表現得十分逼真。以畫人物來論,這幅畫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千年以來,凡有此畫著錄的各書,都對它有極高度的評價。此畫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南唐宰相孫晟、戶部尚書常夢錫等大臣十分討厭馮延己這班只會做表面文章的文士。孫晟將馮延己比喻成裝著狗屎的金盃玉碗。但李璟卻十分信任馮延己,政事都委於他。馮延己盡力向李璟獻媚,他曾說:“當初烈祖在安陸才喪失了幾千兵,就不吃不喝,長吁短嘆了多天,這是耕田佬的識量罷了,怎能成大事?哪裡比得上當今皇上,他派出數萬軍隊在外,還擊球宴樂象平日一樣,這才是真英主呵!”

李璟受到這群文士的包圍,日夕飲酒作詩詞,變得昏庸腐敗,過著歌舞昇平、倚紅偎翠的生活。後周世宗柴榮伐南唐,南唐喪失了淮南江北十四州。李璟向後週上表,盡獻江北之地,劃江為界,願以國為附庸,去帝號,改稱南唐國主,奉後周正朔。從此,南唐國勢不振。北宋建立後,李璟繼續納貢稱臣,奉北宋正朔。

公元961年,李璟憂病死去,終年四十六歲,兒子李煜繼位,世稱南唐李後主。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山隱士等,是李璟的第六子。他“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本來他是沒有機會做皇帝的,但他的五個哥哥都死得很早,所以李煜才被封為吳王,做了太子,成了皇位的繼承人。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2)

李煜更喜愛文學,比父親有過之而無不及,還精通詞曲音律。李煜跟祖父和父親不同,沒有經歷任何戰事,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感性多於理性。李煜即位時,正值雄才大略的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天下,先後討平了南平、後蜀、南漢。李煜深怕遭受與這些亡國之君一樣的命運,憂懼不已。然而,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人,對軍事和政治沒有任何興趣,不知道銳意進取,只知道借酒消愁,與身邊的女人春花秋月。

李煜篤信佛教,禮佛極誠,據說這與他祖父李昪小時候在濠州開元寺當過和尚有關。結果李煜這一“愛好”被精明的宋太祖趙匡胤所利用。李煜用宮中的錢招募人為僧,金陵的僧人多達萬人。李煜退朝後,就和皇后換上僧人的衣服,誦讀經書。僧人犯了罪,不依法制裁,而是讓他誦佛,然後赦免。宋太祖趙匡胤聽說之後,就精選了一名口齒伶俐聰明善辯的少年,南渡去見李後主,和他討論人生和性命之說,李後主信以為真,以為是難得的真佛出世,從此就很少注重治國安邦以及邊防守衛了,而是整天唸佛。事見《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世家》。

即使有將領提議加強邊防,李煜也極力壓制。宋開寶三年(970年)冬,南都留守林仁肇提出:“淮南諸州戍兵,各不過千人,宋朝前年滅蜀,今又取嶺表,往返數千裡,師旅罷敝,願假臣兵數萬,自壽春北渡,徑據正陽,因思舊之民可復江北舊境,彼縱來援,臣據淮對壘而御之,勢不能敵。兵起之日,請以臣舉兵外叛聞於宋朝。事成國家亨其利,敗則族臣家,明陛下無二心。”表示願意領兵北上,收復舊地。甚至還預先為李煜鋪好了開脫的退路:他起兵的時候,李煜就向外宣稱林仁肇叛變。倘若事成,得利的是南唐,倘若失敗,犧牲的就是林仁肇全家,李煜不必承擔任何責任。林仁肇的這一安排十分妥帖,可是對這樣有限的冒險李煜卻是“懼不敢從”,只知唸佛、填詞、醉生夢死。

[林仁肇是南唐惟一的一員虎將,以致宋太祖趙匡胤千方百計要除掉他。宋太祖先派人到南唐,暗中畫下了林仁肇的畫像。得到畫

《滿城盡帶黃金甲全詩的背景故事》 第1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