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聖眷 (第1/2頁)
梨花落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帝王隱忍的怒氣顯而易見,為首的江太醫不敢怠慢,躬身答道:“陛下聖明,這的確不是天花,而是這婢子中毒之後,毒血自皮下滲出,生成小小的紅點。”
另一位陳姓太醫亦行禮回道:“臣昔年在三清山下求學時,曾聽師傅說起,古方中有過記載,有類毒藥極似天花。臣等才疏學淺,從前竟未見過,今日以銀針試毒,方能斷定十有八九便是這種東西。”
啪得一聲,仁壽皇帝一掌重重拍在炕桌上,震得汝窯纏枝花卉紋的茶盅蓋子從杯盞上滑下,一通叮叮作響。他指著江太醫問道:“先皇后當初不是一樣的症候?怎得你們便判做了天花?這兩種症候難道極易混淆?”
江太醫生怕觸怒龍顏,將身子躬得極低。他小心地答道:“陛下,下官兩人都是三年前才進的太醫院,無緣替從前的皇后娘娘診過病,故此不敢妄言。”
似是印證江太醫的話,何平在一旁躬身答道:“陛下,江太醫與陳太醫兩個都是三年前入的太醫院,江太醫前年才升的院判,陳太醫是他的副手,他們二位的確無緣得見皇后娘娘真顏。奴才還記得,從前替皇后娘娘診病的那位院判姓劉,皇后娘娘隕落的第二年,他便致仕還鄉了。”
“竟有這麼巧的事,第二年便至仕還鄉。便是掘地三尺,也要給朕將那姓劉的尋回來”,仁壽皇帝深若幽潭的眸間終於有了些惱怒。
他將德妃娘娘方才續上的茶一飲而盡,大聲衝兩位太醫道:“如今太醫院既是你們兩個負責,回去之後速速將皇后娘娘診脈的記錄尋出,與今天這個症候對一對,立時便來回朕。”
兩位太醫躬身領命,垂著手退了出去,匆匆往太醫院趕路。
仁壽皇帝捻著腕上的沉香珠,往大殿門口望了一眼,沉聲問道:“已然過去這許久,灼華郡主怎得還不到?”
德妃輕垂著臻首,輕言低笑道:“陛下息怒,您也曉得青蓮宮離這裡有段路程,灼華便是便是緊趕慢趕,此時大約也只能在路上。”
恍然記起陶灼華初至時,宮中並非沒有餘房,是謝貴妃一定要將安排在偏僻的青蓮宮中。仁壽皇帝鼻端不覺輕哼了一聲,衝謝貴妃深深剜了一眼。
方才重新翻起劉太醫致仕的舊事,謝貴妃心間便有些打突。那劉姓的太醫致仕,裡頭自然有她的手筆。並且當時她也曉諭了兄長宣平候,做事要乾脆利索、不留後手。
以為風平浪靜的往事重起波瀾,又是一樁連著一樁,謝貴妃已然有些應接不暇。此時此刻最為迫切地又是籌劃何子巖上位之事,更令她分手乏術。
仁壽皇帝那一眼極為犀利,謝貴妃並未抬頭,卻能覺察如芒在背。
伴君多年,謝貴妃自然深諳仁壽皇帝的性情。明知道兩個太醫去查,也查不出當年的東西,她到並不慌張。此時輕噓一口氣,此時只想要禍水東引,先將仁壽皇帝的注意力轉移一下。
見仁壽皇帝重新握住了擱在炕桌上的書,謝貴妃便故做與德妃娘娘閒聊,有些好奇地問道:“本宮聽聞今年夏天時,趙王殿下時常盤桓在青蓮宮外,莫非喜歡那處青幽之地?好似是還特意在外頭那彎湖水中植下了幾多芙蕖,又曾為灼華郡主修過一座湖心亭?”
見德妃目露愕然,謝貴妃自以為得計,又輕輕笑道:“偏是咱們趙王殿下憐香惜玉,生怕青蓮宮那處地方太過冷僻。”
德妃由得她自說自話,只是微微點頭道:“什麼事情都瞞不過貴妃娘娘,連青蓮宮那種荒僻之地也知曉得一清二楚。臣妾若不是偶然聽陛下提及,還不曉得水間多了座湖心亭。”
說畢也不瞧謝貴妃錯愕愣怔的神情,德妃娘娘只閒適地走到茶臺邊,熟稔地往銀吊子中注水,再泡起茶來。
當時是仁壽皇帝要何子岑務必促成阿里木重奪皇位一事,想要他多與陶灼華接觸,共同為大阮與波斯結盟鋪下後路。及至何子岑大功告成,仁壽皇帝又允下他來日終身大事自己做主,心間已是對陶灼華頗為滿意。
見謝貴妃故意詆譭兩人的名聲,仁壽皇帝面有慍色,衝謝貴妃道:“子岑與灼華郡主往來,事關軍國大事,又自來坦坦蕩蕩,是朕一口允准。后妃無故不得干政,你不說問一聲他們兩個連番遭遇險境,到頗有些幸災樂禍,竟還追究起此事,這些年大約都疏忽了宮裡的規矩。另外,你方才也曉得青蓮宮冷僻,怎麼當初一力要將個小姑娘家安排在那裡?”
本待詆譭兩個人的名聲,卻被仁壽皇帝狠狠斥責。謝貴妃面紅耳赤,只得對仁壽皇帝唯唯應諾。她低著頭往後退了兩步,嫉恨的目光遠遠向德妃瞥去,正與
《灼華時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百四十五章 聖眷(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