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廝殺 (第1/2頁)
梨花落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歷過前世那場血與火的戰爭,何子岑對危險的感知格外敏感。
他半眯著眼睛往前頭一片草叢間掃去,藉著霞光的照射,果然又窺見幾道隱隱閃爍的寒芒,心間不由一凜,大喝了聲“停”。
百餘名官兵的隊伍原地立住,在山澗中拉成長長一排,一時鴉雀無聲。
何子岑仗劍而立,又往前走了兩步,簌簌秋風吹過,密林茅草之間萬籟俱寂,唯有一隻寒鴉從山澗飛過,發出呱呱的叫聲。
寒鴉哀鳴,看似靜謐的山澗隱隱有殺氣騰騰。梅大人也驚覺不對,舉目往前瞧去,只覺得那草叢中一片詭異。何子岑身為親王,本是千金之軀,梅大人只怕他有個什麼閃失,自己便是萬死莫辭。
他焦急地立在何子岑身畔道:“殿下,為今之計先撤出澗口再說。”
待要後隊變成前隊,命官兵速速撤退,卻見前頭的蒿草之中,數十名黑衣死士已然步步往前逼近。與此同時,後方的密林中,也是嗖嗖有聲,亦有數十名同樣打扮的黑衣人紛紛從樹上跳躍而下,身形輕靈至極。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且不說這裡離京城距離之近,便是單看那些黑衣人的身手,何子岑也不信這些人是真正的流寇。瞧這個陣勢,卻是為向自己索命而來。
必是仁壽皇帝有心對他歷練,便阻住了某些人的路,這才孤注一擲地想要出手。想通了此節,他握緊手上的劍,心情反而平靜了下來。
狹窄的道路阻礙了官兵的行動,他們人數上雖稍佔優勢,一則苦於無法施展、二則也並不是這些黑衣人的對手。若近距離的廝殺,勢必一敗塗地。
何子岑心思如電,沉著地指揮著官兵前後散開,在山澗上排成簡單的九宮八卦隊形,準備與這些黑衣人決一死戰。
梅大人本是文官,半點忙也幫不上,只是頗有文人氣節,不肯獨自逃生,被幾名官兵護在身後,與何子岑一同立在陣眼的正中。
短兵相接不過片刻,何子岑便瞧出了官兵與這些黑衣人的差距。黑衣人招招陰狠,往往一刀便將與之對戰的官兵斃命。官兵們只會些防身的拳腳,全然無力與他們抗衡。
幸虧依仗陣勢騰挪之間,能稍減那些黑衣人攻擊之力,卻不是長久之計。
梅大人亦瞧出形勢不妙,慌忙招呼身邊的官兵,想聚起一隊人馬助何子岑殺出重圍。何子岑自然不肯棄眾而逃,而是面容剛毅地注視著場外的戰局。
伴隨著兩名官兵的罹難,何子岑與梅大人身前的防禦隊形被撕開一道缺口,一名黑衣人仗劍衝入,直刺何子岑的心口,驚得梅大人大撥出聲。
前世裡何子岑武藝不濟,今世重生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文武兼修。他雖不如何子岱孔武有力,身手也算得敏捷。
何子岑豁然抬手之間,一點寒芒如星,直刺那黑衣人的眉心,竟然後發先至。黑衣人發出一聲慘呼,便就翻滾在地,倏忽之間沒了氣息。
兩名官兵踏上,立時補了方才的空位,又將何子岑與梅大人護在中心。
何子岑暗呼了聲僥倖,又在心底輕喚了句灼華,無言地說了聲感謝。袖箭本是離京之時陶灼華所贈,供他防身之用。何子岑本待不受,陶灼華卻說只是借用,待他回京時完璧歸趙便是。
當日陶春晚曾拿著阿西給她製做的袖箭給陶灼華看,又許諾讓阿西也為陶灼華制些防身的東西。陶灼華從陶府回宮時,陶春晚因為不放心她一個人在宮內,特意先拿自己的袖箭送她防身。
今回何子岑第一次遠行,陶灼華神鬼差事間拿了這個袖箭借用,不承想真便派上了用場。
其他的黑衣人見有同伴斃命,已然對何子岑起了防範之心,何子岑也不再掩飾,他瞅準時機,揚手之間帶動腕上的機括,又是三枝袖箭連珠炮一般射出,最先接近他的三個黑衣人未及做出任何反應,便被袖箭擊中。
箭上淬有立時生效的麻沸散,那三個人倒在地上,箭傷雖不至斃命,卻手腳無法行動,立刻便被官兵補了刀一命嗚呼。
黑衣人連折四員,局面稍有扭轉,官軍仍不敢大意,一場混戰如火如荼。
何子岑手上的袖箭一共五枝,已然被他用了四枝,唯有一枝防身,輕易不敢出手。此時,卻聽得山上山下幾處同時傳來深厚綿長的嘯聲,到似是彼此呼應。
緊接著便是衣帶如風,山上山下同時有人吶喊,彷彿四面八方的人往山澗間聚集。何子岑聽得那嘯聲綿厚,深知來者都是武功高強之人,不由黯然一嘆。
若只是這些暗衛,仗著官兵們忠勇,到可維
《灼華時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百零三章 廝殺(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