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頁)
低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孟子之前。因為《墨子》一書沒有提到楊朱,而在孟子的時代他卻已與墨子齊名,擁有眾多粉絲。《孟子·滕文公下》說,當時楊朱和墨子的學說風行天下(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所有的言論不是贊成楊朱,就是贊同墨子(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這可真是好生了得! 。。
一 隱士哲學家(4)
那麼,楊朱有什麼主張,竟能夠得到如此之多的青睞?
說來簡單,也只有四個字:一毛不拔。
楊朱這主張,也有兩個版本。一個見於《孟子·盡心上》,道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另一個見於《韓非子·顯學》,道是“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一毛不拔的成語,就是從這裡出來的。
這就難以讓人接受。只要拔一根毫毛,就能夠有利於整個天下,這樣的事情都不肯做,豈不是太自私、太小氣、太不像話了嗎?
但是且慢!楊朱膽敢公然這樣說,自然有他的道理。他的主張能夠風行天下,也自然有他的道理。據《列子·楊朱》,有一次,墨子的學生禽子(即禽滑釐)問楊朱:拔先生一根毫毛,來拯救天下世道(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幹嗎?楊朱說,世道可不是一根毫毛就能夠拯救的(世固非一毛之所濟)。禽子說,如果可以,願意嗎(假濟,為之乎)?楊朱不理睬他。禽子出門,把這事告訴楊朱的學生孟孫陽。孟孫陽說,你們是不懂先生的用心啊(子不達夫子之心)!還是讓我來替先生說吧!請問,如果有人提出,痛打你一頓,給你一萬塊錢,你幹嗎?禽子說,幹!孟孫陽又問:砍斷你一條腿,給你一個國家,幹嗎?禽子不說話。於是孟孫陽說,與肌膚相比,毫毛是微不足道的;與肢體相比,肌膚又是微不足道的。這個道理,誰都明白。但是,沒有毫毛,就沒有肌膚;沒有肌膚,就沒有肢體。一根毫毛固然只是身體中的萬分之一,但是,難道因為它小,就可以不當回事嗎(奈何輕之乎)?
這話是不是楊朱的意思,我們不清楚。因為有許多學者視《列子》為“偽書”,至今仍未弄明白。就算是“真書”,那也是《列子》,不是《楊子》。比較靠得住的辦法,是把這裡的楊朱和孟孫陽,稱為“《列子》中的楊朱”、“《列子》中的孟孫陽”。《列子》中的楊朱和孟孫陽,是不是歷史上的那兩個人,也許永遠搞不清。但他們講的話,還是可以討論的。
應該說,這“《列子》中的孟孫陽”,還真是話糙理不糙,也有道理和教訓。有什麼道理和教訓呢?第一,口子不能亂開。你今天可以拔一根毛,明天就能撕一片皮;今天可以挖一塊肉,明天就能剁一條腿;今天可以傷害身體,明天就能殺人或者自殺。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口子一開,不可收拾。孟孫陽問禽滑釐,拿一條腿換一個國家行不行,禽滑釐為什麼不回答?因為他很清楚,下面的問題,就是“砍掉你的腦袋給你整個天下”,那也能同意嗎?
第二,區域性不可小看。沒錯,整體利益確實大於區域性利益。就連“《列子》中的孟孫陽”,也說“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但這決不意味著區域性利益就不是利益,就是可以隨便犧牲的。因為整體不過區域性之和。你不把區域性利益當回事,今天犧牲一個,明天犧牲一個,最後整體利益也沒有了。不要說什麼“大河不滿小河干”,事實是:長江、黃河都由涓涓細流彙集而成。所有的泉水、溪流、小河都幹了,長江、黃河還有水嗎?
這兩個道理用於社會問題,就能推匯出第三個教訓:別把小民不當人。或者說,不要動不動就以“國家天下”的名義,任意侵犯和剝奪人民個人的權利。個人之於國家、天下,或許有如毫毛與肢體、全身,但難道因為他們小,就可以不當回事嗎(奈何輕之乎)?小民也是人,小民的生命也是生命。只要是生命,就要尊重,就要珍惜,哪怕他輕如毫毛。誰要把我們這些小民當作毫毛,隨隨便便就拔了,對不起,不幹!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一 隱士哲學家(5)
顯然,楊朱所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只不過“極而言之”,並非當真是隻要拔一根毫毛,就能夠有利於整個天下,也不幹。因為“世固非一毛之所濟”,哪有隻拔一根毫毛就能有利於天下的呢?說穿了,不過是下套,先哄騙我們獻出一根毫毛,然後哄騙我們獻出肌膚和肢體,最後哄騙我們獻出生命。因此,對付的辦法,就是把話說透,說到底,說到極點:別說要我的命,就算只要一根毫毛,也不給。
何況楊朱不但說過“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還說過“悉天下奉一
《戰國時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第1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