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九十四章 作偽之學 (第1/2頁)

歐水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什麼?”

“我說。”沈康略微一笑道:“看你犯王法麼?”

江柳愖撇撇嘴,想要說些什麼,到底是沒抬得起這個槓。囁嚅著道:“你總氣我做什麼,我又沒惹你。”

沈康無奈的道:“我何曾氣你?”見江柳愖可憐兮兮,又道:“罷了,江兄,是小弟不對。”

江柳愖這才露出笑容,負手揚頭道:“好罷,沈賢弟,江某無怪於你就是了。”

兩人冰釋前嫌,白啟常笑了笑,催促道:“快走吧。”

四個少年來到縣學中,有著白啟常與江柳愖兩張名人臉,幾人沒受到一點為難,順利的進入學院,來到了常教諭辦公之所。

駱逋早些時候已經與常教諭透過話,沈昌與沈康交出自己的“戶口本”,給常教諭進行登記。

常教諭並不為難二人,查證過戶帖上的資訊便將資訊登記,並擇日一併送往縣衙。

這個時代的戶口本名叫戶帖,是由戶部核查每戶鄉貫、丁口、名歲、家庭財產狀況等資訊,裝訂成冊,留存戶部一份,再下發每戶一份。

若是家中有個大事小情,抑或出門遠遊,必要手持路引,否則就算是“逃戶”按照流民處置。

一般處置流民,一是遣返原籍,二是重新做一份戶口在某處落籍。

常教諭看著沈康與沈昌笑道:“書院講學皆是作偽之亂學,講學者多是假好學。你二人現已落學籍,除卻在書院講學,也可來縣學聽眾位德高望重的夫子授課,萬不要耽於亂學,擾了正學之心。”

他說這話,又何嘗不是給白啟常與江柳愖聽的呢?

見四個少年無動於衷,他接著道:“嘉靖十六年、十七年,朝廷兩次平書院,爾等可知究竟為何?”

四人互相看了看,還是沒有回答。

常教諭笑了笑,也不覺得尷尬,接著道:“亂學,不能長久。”

白啟常下意識的摸了摸鼻子,垂下眼簾,笑著道:“可朝廷越是禁止,民間越是興辦書院,常教諭學識深遠,不能目光短淺啊。”

常教諭神色微頓,人人皆知,白啟常乃是汝寧知府之子,可卻不知道,他是汝寧知府的庶子。

其母風評不好,早年間便被趕到了一座偏遠女觀修行,白啟常在白府長到了十二歲時,學業人品都受到重視,機緣巧合之下被浩然先生收入門下,這才離開白府來到鹿鳴書院讀書。

一個生母貞潔受到質疑的庶子,如何成長為現在這個溫潤少年的,這其中經歷過多少苦痛,誰也不知道。但其伴隨數載,早已視駱逋為父,他不會容許任何人質疑駱逋一絲一毫,哪怕是與其相關的書院。

念及此處,常教諭勾勾嘴角,揮揮手道:“送他們出去吧。”

一旁下人伸出手臂道:“四位公子請。”

沈康隨著幾人一起往外走,不是他想要站隊,而是劉源早就幫他站好了佇列。來到鹿鳴書院,他的榮辱就早已與其化為一體,他雖然也想到縣學看看,但如今卻是不好來了。

又想著古人最講究尊師重道,而那位浩然先生的脾性又太難捉摸,三月三那日,初見時是個通脫曠達有些可愛的長者,而後推波助瀾的希望看自己與盧羅比試,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模樣。今日來進學,又是多番的試探,足可見此人多思,不好取信。

到底不是真正的蒙師,相處起來難免有所隔閡。他抿了抿唇,還得讓沈昌多在鹿鳴書院留些日子,他好再打探些關於武學的訊息。若是不好入武學,只能去尋個德行雙佳的行伍來學武了。

白啟常轉頭看向沈康,笑道:“今日的正事都做完了,不如我們去遊湖吧。”

沈康微微一笑,道:“朝時從村裡趕過來,現下有些疲乏,小弟先回書院歇息了。”

白啟常略微蹙眉,轉而溫潤一笑,轉眸看向沈昌:“昌弟呢,是否同去遊湖?”

沈昌為難的看了看沈康,到底是信沈康多一些,略有些歉意的拱拱手:“二位同窗請便,我還是同小三先回書院了。”

江柳愖不悅道:“你們倆真是無趣,不懂得享樂。”轉頭看向白啟常道:“白兄,我們二人去吧。”

白啟常點點頭,對沈家兄弟拱手道:“那,二位賢弟先回吧。”

“白兄慢行。”沈康略點頭,轉身朝不同方向走去。

江柳愖朝著兩人背影跺了跺腳,不滿的雙臂環胸道:“兩個窮小子,脾氣還挺倔,白兄何必理睬他們,咱們走!”

“都是同窗,你氣惱什麼。”

《大明寒士沈康頂點小說》 第九十四章 作偽之學(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