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 (第1/2頁)
歐水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論鹿鳴書院的學子們如何緊張,四大書院同比之日終究來了。
汝寧府鹿鳴書院、南陽府閱文書院、歸德府龍塔書院和藏英書院同屬河南布政司汝南道。
四大書院的學子加起來,統共有三四百人,唯一能夠同時容納這麼多學子應試的,只有鹿鳴書院這一間,是以,其餘三大書院的學子只能紛紛趕到鹿鳴書院來。
大比前三日,往日清幽的書院便開始迎接絡繹不絕的學子們,負責接待的,就是書院引贊邱志存。
別看邱志存心眼不大,但在這種場面下,他還是很會做人的。莫說其他,便是這一表人才,彬彬有禮的模樣,也足夠令旁人望塵莫及了。
常有人管讀書人叫做“書呆子”,究其原因,這些人都常年將自己關在房間裡,每日面對的都是書本,時間一久了,自然便不敢說話,不會說話了,也不喜說話了。
可邱志存不是啊,他是非常習慣做場面事的,試想,在一眾縮手縮腳的書呆子中間,只有這麼一個,沒根基卻圓滑懂事的人,也無怪乎能夠被鄭東門相中了。
雖然明日便是大比之日,但駱逋還是照常在明倫堂給幾人講學,書桌下,白啟常手攥著一顆紅彤彤的果子,目光遊離的瞥向王麓操。
駱逋問道:“重關市之賦,則農惡商,此非良策。”
他是說:加重交通要道的市集上的稅收,那麼農戶便不敢輕易經商,所以這不是一個提高國稅的好法子。
江柳愖微微撇嘴,默不作聲。
駱逋點到:“麓操,你來說說。”
“是,先生。”王麓操起身,拱手作揖,然後輕輕將扇子在胸口扇了兩下,回道:“學生想到,秦時商君曾經立言:以商之口數使商,令之廝、輿、徒、童者必當名,則農逸而商勞。”
沈康笑道:“按照每戶人口數量來委派徭役賦稅,讓商人家的奴僕都按照官府登記的數量承擔賦稅,如此一來,農戶家賦稅自然輕省,而商人無形間加重了稅收,這法子只能解近渴,卻不能分遠憂。”
想要實行這條法規,前提是...計劃生育。
看官別笑,且往實處想想。
在這個時代,像沈家這樣只有三個孩子的家庭還是少數,大部分村舍中,農戶們家裡越是窮就越想要壯勞力,於是乎就沒完沒了的生孩子。
若是按照商鞅這條法規實行,那些拖家帶口的農戶還不反了?
到時候再流行起賣孩子、殘害女童等等惡性事件,當政者如何挽回?
駱逋道:“啟常,你有何看法?”
白啟常正出神的想事兒呢,沒料到忽然被點了名,胸無腹稿,站起身行完禮,卻是說不出話來。
他略微頓了頓,道:“諸位同窗所言皆有建樹,啟常慚愧,還未想出合適的律法能夠圓滿的徵稅。”
王麓操笑笑,道:“事實上,國家富庶並不能只靠徵稅這一條。江南織造局那邊便是個例子。”
駱逋微微蹙眉看向白啟常,旋即收回目光,問道:“說說。”
白啟常摩挲著鼻樑,斜睨向侃侃而談的王麓操,心中難以平復。
課後,幾人照常去往藏書樓讀書,張閣如約而至。
“沈三郎,魏無敗呢?”
沈康笑笑道:“我請他去縣裡幫我置辦點筆墨。”
張閣笑道:“你那書童也同去了?”
“恩。”
張閣笑笑,轉眸看向眾人道:“做沈三郎的奴僕還真是輕省啊。”
“誰說不是。”江柳愖道:“買個筆墨還要兩人同去。”
沈康道:“他們日夜陪伴在我身側,無論寒暑皆無休假,無事之時讓他們鬆快些也是應該的。”
白啟常道:“弄雨啊,你也去歇歇,喝點茶去。”
弄雨倒是想去,可又不敢輕易離開他身邊,只能頷首笑道:“小人不累。”
白啟常越過他,看向一旁,廖明輝躲在柱子後一眼一眼悄悄的打量著這邊。
他冷聲道:“讓你去便去,哪裡學的規矩,敢違抗主人的話?”
弄雨想了想,不過是離開一會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於是拱手道謝:“多謝公子。”說著,便離開。
王麓操道:“剛下過雪,冷得很,先進去吧。”
眾人一齊往裡走,白啟常頓頓,道:“諸位先行,我去方便一下。”
江柳愖道:“白兄快去快回。”
“好。”白啟常轉身,朝著恭房而去。
《大明寒士沈康頂點小說》 第一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