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百一十五章 提坐堂號 (第1/2頁)

歐水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沈康很喜歡背誦,也喜歡默寫,因為喜歡,所以做起來也是得心應手,不過一個時辰的功夫,這第一場的試卷便已經答完了。

他暫時擱下筆去,又從頭看了起來。仔仔細細的檢察一遍後,他起身,將應答完畢的試卷放進門口的木匣裡,拉拉提繩,響起一陣鈴聲。一旁的皂吏走上前來,將試卷取走。

“汪師爺,您怎麼來了?”

汪俊笑笑,道:“快去呈給府尊大人吧。”

“是。”皂吏趕緊離開。

汪俊喚過兩個皂吏,隨著他一同來到了沈康的號舍前面。

他撩開簾,笑著拱拱手:“吾乃汝寧府幕客,姓王名俊字振鴻。”他笑了笑,問道:“汝便是蓋以君臣之義,拂闢章句。蓋以國家之義,清者自清的沈康?”

這人竟然開口便誦出自己在縣試中所作時文,沈康略有些驚訝,連忙起身拱手行禮:“回汪先生,學生便是沈康。學生不才,方才先生吟誦之句,便是學生的劣作。”

汪俊笑笑,點點頭,目光中全是欣賞,轉而側開半身道:“縣試案首理應提坐堂號,將東西收整好,隨某去大堂就位,再行第二場應試。”

沈康詫異的抬眸看向他,緊接著,拱手道:“學生沈康,多謝汪先生。”

“哈。罷了罷了,某還等著瞧你府試之文吶。”

沈康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想著。從方才寥寥數語中聽得大概,汪俊大抵是曾經看過自己的文章,才會注意到自己,進而作此安排的。

他萬萬沒料到,自己的困境,竟然會因為一個素不相識的幕客而解除。

心中除了誠心的感激,再沒有其他的思緒。

他拎上提籃,走出了汙髒的號舍,朝著汪俊又是拱手。汪俊並不回應,只昂首帶路。

沈康第一場的試卷已然傳到了白知府手中,白知府瞧著試卷,不由得暗暗蹙眉,拋開先前的質疑不說,只看這一份帖經試卷便可以知道,沈康究竟有多麼的勤奮與自律。

入眼是儒雅挺秀,標準的臺閣體字跡,從上到下,竟然沒有一處錯處。

除非是將四書五經都搬到試場來,否則,絕無可能憑藉剿襲舞弊而寫下如此準確的答案。

這時候,沈康在汪師爺的帶領下,走進了大堂,白知府從簾後看出去,只瞧見沈康又向汪俊作揖行禮,然後恍然瞧不見一旁考生的目光,落落大方的坐下。

攬袖,提筆,坦蕩自若。

好從容的孩子。

白知府在想,若換成自己是沈康那個年紀,能否做到這樣的胸襟和從容?

他自嘲的笑了笑,搖搖頭。

沈康潛心應對府試,自是沒有察覺到簾幕後面那雙眼睛。

府試第二場,乃是雜文,題目:七。

所謂雜文,自古以來發展到現代仍然經久不衰,若說古代作品眾家或許知之甚少,但說起近代的雜文大家,便是耳熟能詳了。

魯迅先生,就曾經著有一本雜文集。

雜文古體與現代的共同之處在於,短小、鋒利、兼有教導與諷刺意味。

不盡相同的是,古代的雜文乃是有韻之文,並要有博雅辯盈之氣,主要的文體分為三種,對問、七、連珠。對問與七相比較,都是以主客對答的形式進行,但對問不需呈現七項內容。連珠體制較小,而不必遵循主客對答的形式。

沈康左手攬著右邊衣袖,並緩緩的捻著袖口,靜靜的思索著。

七體文。

需要七項對答,主客對問形式,具有一定意義,那麼首先要先定主旨。

他緩緩的落筆於素紙上。

《七悟》

虛華真人,無緣列仙,長辭於世,憤懣不甘。化作幽魂,志猶不遷,三清天尊,憐其未造,於是臨凡降世,與其遊遍天地,為期七日,曰:“餘雖矇蔽,但天地且長且久,之所拂為己而長久,汝看世間七日,閱七情七景,抑揚闔鏡,縱身應門,雜沓灼爍,拂如修心探道。”

一日,三清天尊曰:“重樓百幢,雕屋精舍,華闕連廊......”

沈康下筆如同入定一般,將自己的想法歸結成精簡的文字,呈現在一篇短短的雜文之中。

他說:有一位虛華真人,修煉一世卻沒能成仙,死後仍然感到氣憤,認為自己的功德修為應該位列仙班,諷刺天地不公。

三清天尊乃是道家的三位神仙,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他們憐憫虛華真人沒能參透七情六慾,白白折損

《大明寒士沈康頂點小說》 第二百一十五章 提坐堂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