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4章 航運公司 (第1/1頁)

抽雪茄的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規矩,我先找個東西坐著,你說,我聽著就是了!” 蘇正堂對方敏中格外瞭解,只要他敢於將自己的想法或計劃說出來,就代表他的計劃已經很成熟了。 “我翻了翻人口分佈的冊書,發現這裡的人主要分為兩個群體,一個群體就是在本地土生土長几百年逐步形成的當地宗族。 老張家,苗家,曹家,柴家,任家,劉家都是這樣。 而剩下的那些人在本地並沒有根基,他們大多數都是這幾十年來透過水路逐漸遷到這裡的搬運工人和水手。 所以說我們的工作要分成兩方面來展開,而本地宗族那邊我們就先不動,我們先搞定閩江上的水手和搬運工人。 等到這部分人搞定了,宗族裡面的下層族人看到我們的工作之後,也會和我們一起組成統一戰線,把他們從各自的族長之中拉到我們的隊伍中,這樣子就迎刃而解了,並不是每個地方都要爆發嚴重的對抗之後才能夠進行土地改革。 中央那邊給我們指示是能和平就和平,實行耕者有其田,將封建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試行土地徵購承購政策,用發行土地公債的辦法,透過和平手段徵購地主多餘的土地,由無地少地的貧僱農群體承購。 這是剛剛發下來的《徵購地主土地條例草案》和《土地公債實行辦法草案》,算是我們開展工作的指導性檔案了。 明天之後我們還要開一次大會,我要把這兩本草案詳細的給他們講解一下,同時介紹一下之前的過程和經驗。你到時候通知一下他們,別一個個又睡過頭了,早上八點鐘就要開會。” “很有意思的想法,但是怎麼做呢?我們總不能空喊口號吧?不拿出實際利益,怎麼弄能將群眾爭取過來呢? 聽說苗家那邊已經開始調整今年的地租了,應該是想要瞞報自己的田產。” “我的想法是從他們這種散戶式的,到碼頭上直接找人接活的這種形式入手。 我問了很多搬運工人,他們都反映說,閩江的航道開發的還不完全,所以客流量與貨運量是有大有小,經常是一天有活幹,一天沒活幹,而有活幹的時候,那些船主又一個勁的往下里壓價,搞得大家賣力氣都賣不了多少錢,還得像地主承包一些土地耕種,才能填飽肚子。 這也算是他們是這裡最底層的原因了。” “所以說我覺得可以透過我們出面或者聯絡一下四海集團那邊的人,我相信他們應該很有興趣去組建一個航運公司,畢竟整個福州的產業現在都在準備上馬,農產品原料和工業品的內銷都需要交給交通運輸部那邊,而交通運輸方式之中,水運肯定是最便宜且量大的那一種。 如果說我們出面的話,還帶有一絲公權力強迫的特點,那麼不如透過四海集團這個中間人來溝通,直接對口對接這一些搬運工人。 除了搬運工人,這裡面還有不少水手,但是因為現在客流量挺少的,這些水手大部分也就是賦閒在家。 由四海集團出管理,政府出任務和貨物,然後再使得這些搬運工人和水手有著更充足的工作,我相信這個提議他們一定不會放棄,畢竟他們交的租子都是最高的七成租。” 蘇正堂思考了一下,覺得這個提議確實不錯,既滿足了急需的貨物運輸需求,也能貢獻稅收,還可以將佔人口超過一半的搬運工人與水手拉到自己一邊,簡直是一石三鳥! “我真不知道你的腦子是什麼做的,好想把你的腦袋拍個片子看看構造。” “別鬧,明天還要開會。哦對了,你去跟師部那邊打個電話,說我們這邊可能需要支援,最好調幾門炮過來。” “行,早點睡。” 在苗家的大院裡面,苗桂凡正在獨自抽著煙槍,思索著這一次的行動還有沒有什麼紕漏,畢竟這一次來的人可不像之前那麼糊弄了。 以前直接花點銀子或龍洋,買通一下縣裡面的姥爺和書房裡的那幾班吏員,就可以保持每年田畝數額不動甚至變少。 但是現在這幫人是真的幹活呀!聽在縣城生活的弟弟說,自打人民黨來了之後,第一件事兒就是把那個縣長抓進了牢裡面,還把那些小吏每個人都拉出來進行公審。 這年頭能在縣裡面當小吏的手上沒點事兒,怎麼可能呢? 自然都判了重刑,最輕的一個都要在牢裡面關上15年。 自己可不想再和這些小吏一樣蹲牢子蹲到死。 他很怕死,他還有孫子沒養大,他掛念著自己鎮上面的那所小學,他還有很多很多的書沒有看完,特別是他今年才拿到手的太平御覽宋刻本,這可是花了大價錢才淘回來的孤本啊! 門被推開了,鑽進來的是他的大侄子。 自從他的兒子早夭病死之後,留下了孤兒寡母,家中能依靠的子一輩就只有這個大侄子了,不過還好,侄子還算比較懂事聽話,叫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 “家和,聽到什麼訊息沒有?”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開局簽到一個師》 第124章 航運公司(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