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跳下危船的老水手 (第1/4頁)
抽雪茄的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表面上看法國人對向外輸出思想制度最感興趣,實際上要論起對自己國家的政體的自信,英國人無出其右。
英國人一直驕傲的一點就是他們充滿妥協的政治智慧,
不像法國人總是要用腦袋祭天來鬧革命,現代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形成是建立在1688年的光榮革命之上,隨後又透過《權利法案》等憲法性檔案來限制國王的權利,從而形成了“主權在民”與議會主政的現代英國政治制度。
在英國人眼中,他們的帝國與政治制度就是天底下永不落下的太陽,是真正的智慧結晶,自然狂熱的對外進行“傳教”。
當英國人成功讓夏國皇室同意了進行憲政改革後,英國人得意洋洋的自我吹捧:“西方最偉大的文明將和東方最古老的文明攜手同行,共同推開君主制的全新篇章!”
但很快英國人就發現,這個東方最古老的文明似乎沒有按照他們設想的道路前進,諮議會建立起來後就沒了下文,
如果說德國人的議會還能卡一下法律制定與預算案,日本人的國會也能裝模作樣的選舉首相,那麼夏國人的議會就是一個最好看的花瓶,最清楚憲政模式運轉的英國人一眼就看出來這些人拿個痰盂在糊弄自己。
他們的諮議會章程中有著向地方與中央進諫監督的職責,還有制定法規、鼓勵商業、文明開化等一系列高大上的名詞,
實際上他們連橡皮圖章都沒有,就是一個面子工程,拿來應付英國人的東西。
真的用起來提出建議的反而是南邊的人民黨地區,他們竟然真的會聽取諮議會的意見,只不過他們好像改名叫什麼代表大會!
英國人第一次感受到夏國太極功夫的深奧與漢語的源遠流長。
你說沒有議會吧,諮議會確實建立起來了。
你說有議會吧,諮議會除了選舉內閣時有點用外剩餘時間議員們都在忙自己的事,對他們來說議員的身份只是一個兼職罷了。
英國人的本意是讓皇室那些不堪大用的人走開,直接與帝國政府中最聰明的人打交道,所以他們希望用議會與選舉來限制皇權,畢竟宗室的人玩的把戲瞞得過自家人,可英國佬看得一清二楚。
但現實狠狠地給他們上了一課,內閣選舉只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如果真按照英國的方法來搞選舉,朝中就不用搞什麼黨同伐異了,東南的幾個經濟發達省份直接包圓了,那這個朝廷到底是朱家的朝廷還是東南的朝廷呢?
要不乾脆一鼓作氣,直接把首都遷到江寧得了,順便再把劉瑞換成新皇帝。
英國人絲毫沒有考慮過他們的政治制度能不能符合實際情況,但相比大兒子兼爹地在反恐戰爭中搞出來的一票倒臺政權來說,不列顛人的水平還是比新大陸高多了。
英國的議會制建立在中央政權不足以掌控地方的前提下,貴族直到20世紀後才逐漸退出明面上的舞臺,此時的首相頭銜裡大多都有各種爵位,
丘吉爾這位達達尼爾人屠得以進入政壇離不開馬爾博羅公爵家的影響,他媽還是愛德華七世的情婦之一,
直到戰後,英國才真正確定了年滿21歲公民普選權,文官制度也才確立不到一百年,他們實際上一直延續的是精英政治,只不過精英從伊麗莎白時代的掌璽大臣變成了各地的富商議員。
對於一個文官考試選拔制度的歷史就有英國曆史那麼長的遠東國家,英國人用看歐洲的思維來看夏國,總會發現一些無法理解的事情,
相比起英國,夏國更符合開明專制那一套,基層既有皇權的滲透,也有鄉紳的自治,英國的議會制度該怎麼與夏國龐大的官僚體系相融合?如何處理諮議會與朝廷部門之間的權力鬥爭?如何處理議會中地主代表與商人代表直接的對抗?
這些問題都是英國人沒有想過的,或者說他們只想摘桃子,而不是費心費力的幫忙。
但英國駐夏大使現在高興起來,覺得葉軒辭職辭得好呀,他在諮議會這麼一鬧騰,以後諮議會再也不是大家從未聽聞過的地方了!
葉軒不知道英國駐夏大使腦子裡還有這麼多花活,就算知道也無所謂,
和那些外國銀行打交道多了就知道,英國佬別看打扮的叫什麼英倫紳士,什麼上帝的信徒,骨子裡全都是猶大的血,他們是跟著利益走,對付愛爾蘭比當時大明趕苗拓業還狠毒,奧斯曼蘇丹和當時的大夏皇帝都派了運糧船帶著支票去幫忙,結果倫敦的老爺們直接把港口一關堵在外面,大英帝國不需要朋友!
他現在只想趕緊退休
《開局簽到一個師》 第413章 跳下危船的老水手(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