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部分 (第1/4頁)

男孩不逛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米)。

也就是說,當時的一張和尚執業證書(度牒),價值三萬元到十五萬元人民幣不等。

趙員外送的這份禮確實不輕,魯達又怎麼能拒絕呢?

五臺山從此多了一名花和尚,魯達也有了一個新名字——魯智深。

五臺山的日子無風無雨,當然也沒有酒,更沒有女人。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魯智深忍受不了那份孤寂。

山空,他的心卻不空。

他的腦子也不空,有時會想想在西北的崢嶸歲月和那些兄弟們,有時會想想貌美情深的金小姐。

於是他的肚子也不空,常常用來裝酒,有時也裝點狗肉。

於是,魯智深成了最惹是生非的花和尚。

最後,主持智真長老失望了,對魯智深說這是清修之地,容不下你了,你走吧!

魯智深迷茫地對智真長老說,天下之大無我容身之地,我能去哪裡呢?

智真遞給他一封信,說這是你的調動檔案。

魯達接過信封,他識字不多,但信封上有四個字他還認得——大相國寺。

作為中國漢傳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大相國寺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戰國時期,這片地就是當時魏國都城大梁城的黃金地段,曾經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魏公子無忌的私人府邸。西漢時,據說梁孝王劉武曾在此築臺奠天,祈禱自己的親哥哥劉啟早點歸天,自己也穿兩天龍袍玩玩。北齊時這裡正式成為了佛家的地盤,於北齊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建起了寺院,初名為建國寺。

後來建國寺在戰爭中毀於戰火,在唐初成為歙州司馬鄭景的住宅,後來一名叫慧雲的和尚用募集的錢買下了這個宅園,再建建國寺,太極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因以相王即位,故賜建國寺“大相國寺”,建國寺由此改為大相國寺。

在唐朝,大相國寺便聲名在外,吳道子、石抱玉、李邕、韓幹等書畫名家都在大相國寺留下過墨寶。在當時,這裡也是著名的國際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日本僧人空海來中國留學,曾長期居住相國寺。在這裡空海專門學習佛法和文字,並突發奇思,參照中國漢字的草體偏旁為日本人創造了名叫平假名的日文字母,對日本文字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隨著趙氏兄弟在開封建立北宋帝國,大相國寺也迎來了它輝煌的頂點,多次重修擴建,到宋徽宗趙佶時已佔地五百餘畝,絕對是當時的天下第一寺。

北宋時期的大相國寺,是趙氏王朝的皇家寺院,每逢皇帝生日,文武百官都要來此舉辦道場,給皇帝慶祝生日。除此之外,地處繁榮東京中心地段的大相國寺還是當時最繁華的商業區,除了佛教聖地的身份,大相國寺還演變成了一個國際貿易中心。這裡每個月都要舉行五次萬姓貿易集會,和尚也有商業頭腦,於是寺中設定了很多攤位出租,經濟收入自然相當可觀。

魯智深從五臺山文殊院調到東京大相國寺,就相當於從山西五臺縣臺懷鎮鎮政府一下調到北京崇文區區政府,魯達因禍得福了。

由於每天要會見眾多來往國際友僧、皇族王公、達官貴人、商賈香客,智清禪師沒有太多的時間來考慮安置這個五臺山師兄推薦來的和尚,大相國寺經費太多,多養一個魯達實在是小菜一碟。至於安排智深和尚做啥倒是個難事(智真長老在書信裡提及了魯達是個什麼貨色),智清禪師想了想說,智深你去守那片廢園吧!

地處繁榮東京的相國寺商業中心,怎麼可能會有一片廢棄的菜園子呢?

是的,廢園,那裡確實有一個無人敢居住的廢園。很多年以後,人們都記得魯智深在那裡倒拔楊柳,而沒有人再想起,之前這裡曾經燃起了怎樣的一把火?

狄青在官拜樞密使後不久,把家搬到了大相國寺旁。

為什麼把家搬到大相國寺這樣喧鬧的商業繁華地帶,《宋史·狄青列傳》上的官方解釋是,那兩年東京頻頻發生水災,狄樞密使老家被水淹(不知道文宰相、歐陽大人他們家為什麼就沒事),最後沒有辦法,只有遷往大相國寺。

這一說法經不起考據。史載,大相國寺在歷史上曾經先後兩次因水患而被毀(一次在唐朝,一次在明朝),可見這裡也並不是避水患的好地方。

狄青避的恐怕不是水禍,而是人禍。當年,唐朝天下兵馬副元帥郭子儀平“安史之亂”後,害怕朝中魚朝恩等專權宦官的詆譭和中傷,特意把自己的府門終日大開,允許平民自由進出,便於朝廷監視。大相國寺

《一個帝國的生與死電子書》 第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