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項莊舞劍 (第1/3頁)
解剖老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陰館,雁門郡的郡治。
雁門太守龔成,四十多歲,面板稍黑,三綹短鬚,氣質儒雅。
“將軍大人這次來得有些不巧,草原上下了暴雪,大批馬不好帶過來,要是大人在此等候十日半月,等這場雪化後,馬販子們就回來了,大人到時就能買到好馬。”
“多謝龔太守,本官想親自到馬邑去看看!”
劉靖不能告訴他還要找一個人!
“那也好,下官給將軍大人準備兩名掾屬,他們都是馬邑本地人,好給將軍大人引薦。”
協調員!
“那多謝龔太守了。”
兩位官員進來,一位三十多歲;另一位年紀輕輕,和趙雲差不多。
行叩拜禮。
“功曹史李適、李成吾;門下賊曹張遼、張……”
“張遼,張文遠!”劉靖脫口而出,自知失禮,眾人一臉驚異。
“將軍大人認識下官?”少年問道,一臉疑惑。
“本官在雁門郡聽士卒說的,馬邑張遼、張文遠,武功高強,遠近聞名!”劉靖只能編故事,許褚和典韋等露出會心的笑容。
“將軍大人不要相信,這些都是他們瞎編的!”張遼的臉紅了。
張遼,高大魁梧,大眼,劍眉,面帶微笑,朝氣勃勃。
史書記載,張遼少年時便舉郡吏,果然不假,門下賊曹就是侍衛官。
張遼今年十七歲。
--------
馬邑城(今山西朔城區)距離陰館城七十多里,透過灰河,有一條寬闊的馳道(軍事目的)。
灰河又名渾河(現稱恢河),《漢書》稱為治水,發源於樓煩(現寧武縣)縣境內的霧頭山(現稱管涔山),自西南向東北橫貫雁門郡,在馬邑境內匯入桑乾河。灰河是一條季節性河流,豐水季節,河水湍急,河面上有座木橋;枯水季節,流量聚降,成為涓涓溪流,時常斷流。歷來,北方胡人常常選擇在灰河枯水季節突破樓煩關(後稱寧武關)和雁門關,搶掠太原郡。
著名的馬邑之戰就發生在此,據說還和張遼的祖上有關。
公元前一三三年,漢武帝派和匈奴人做生意的大商人聶壹到匈奴營寨,向匈奴單于詐稱,他能派人斬馬邑縣令和縣丞,並獻城投降,誘使匈奴來攻馬邑。匈奴單于中計,親率十萬騎兵如約進至武州塞(今大同市境內)。漢武帝派韓安國、李廣等率車騎、步卒三十餘萬隱蔽在馬邑附近山谷中,王恢、李息在代郡埋伏,從側後襲擊匈奴軍的輜重,企圖一舉殲滅匈奴軍主力。單于到達武州塞,只見牛羊遍野,不見牧人,感覺到有點異樣。於是攻陷附近一個塞亭降望臺,俘虜了一位亭尉,亭尉膽小洩露了全部機密。單于率領大軍撤退,大漢毫無所獲。
漢武帝大怒,將王恢處死,追究其他人的責任時,聶壹受到牽連,被處沒收萬貫家財;而且匈奴單于也想找聶壹報復,為躲避匈奴人追殺,他和族人只好改姓張,大多遷往他鄉,只有張遼一家繼續生活在馬邑城。
馬邑是邊陲重鎮,也是雁門關的門戶,城牆由黃土壘積而成,高大宏偉,分內城和外城,城外壕溝寬深,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城角還有四座瞭望臺,城內駐紮五千邊軍,統領為驍勇校尉耿祉,為度遼將軍劉博的屬下。
縣令秦舞率縣丞、縣尉等出東門迎接。
雖然定襄、雲中、五原和朔方郡的大部被鮮卑中部大人拓跋詰汾佔領,但近階段雙方相安無事,南來北往的商人不少,匈奴人、鮮卑人、羌人和烏桓人混雜在一起,人群還有不少黃頭髮、藍眼睛的西域人。
城內有二萬多本地人,街上隨處可見騎馬、步行的軍士。
軍士駐紮軍營。
劉靖一行人被安置在驛館和軍營,秦舞接風洗塵。
飯後,劉靖讓李適和張遼回家看望家人,他們的家就在城內。
太守龔成還是很體恤下屬的,公事、私事都辦了。
傍晚,張翔找上門來,面色晦暗,滿臉悲傷,原來他們在路上碰上匪徒,兩名部下戰死了,他僥倖逃脫,找到了張遼的家,但他已到郡上任官。
他孤身一人在此等候了三個多月。
“志葵(張翔)辛苦了,張文遠已找到!我們要在這裡待上很長一段時間,你明天多帶幾個人去找你家人。”
“多謝大人!”
獎勵一萬錢,升為屯長。
---------
深夜,鵝毛大雪鋪天蓋地。
《新三國貂蟬扮演者》 第113章 項莊舞劍(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