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滿載而歸 (第1/3頁)
解剖老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鐵塔、木瓜和庫娃三人一臉的驚訝。
張遼會講鮮卑話和匈奴話,太史慈會講烏桓話。
一個時辰後,一百套灰色的布袍、袴(褲子)、麻襪和一百雙嶄新的皮靴送來了,秦縣令從縣武庫拿出來的,不要錢。
劉靖還是讓許褚帶人把錢(多加十萬)送過去,一個邊境小縣也不富裕!別人對你好,不要裝著不知道。
請驍勇校尉耿祉開啟軍營的浴池,讓這些人洗澡,換上新衣、新鞋。
“鐵塔,把髒衣服都丟掉,以後跟著本老爺,只要聽話,精心養馬,有吃有穿,還不受人欺負!”
鐵塔翻譯。
“多謝老爺!”眾人跪地謝恩。
“你們也要學會講漢話,一個月之內不會日常漢話者,本老爺就把他(她)退回給你們的主人。”
威脅一下,激發人的潛能!不能總要人翻譯才能懂得主人的意思。
“是,老爺!”眾人臉上有些惶恐,鐵塔、木瓜和庫娃一臉輕鬆。
“本老爺也一個月之內學會日常的鮮卑話。”鮮卑語和烏桓語同屬一個語種,但每個部落的語言差異不少。!
眾人高興的去照看馬去了,窮人懂得感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拓跋真看見奴隸們都穿上了新衣、新鞋,疑惑不解。不光他不解,連張遼和趙雲等也不解,他們從根子裡瞧不起鮮卑人,認為他們是蠻夷。
劉靖的骨子裡認為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人!但如今,鮮卑人看到大漢走向衰落,就趁機侵佔大漢的土地,掠奪人口和財物,可恨,該殺!
在遼闊的草原上和鮮卑人作戰,需要大批精銳的騎兵,但邊境上的牧苑早已荒廢!靠買馬總不是辦法,就像現代中國總買俄羅斯的武器一樣,不光價高,還容易受控制。
雙方一旦開戰,戰馬消耗驚人,補給將成大問題!
要有憂患意識,早作準備!
臘月二十九,設宴請大家吃一餐年飯。
把張遼的母親、哥哥、嫂嫂和妹妹請來了。
驍勇校尉耿祉、縣令秦舞、縣丞李武、縣尉倪新、功曹史李適、主薄吳剛、拓跋真和拓跋霄也被請來。
給那些下人們也加了酒菜。
晚宴後,給士卒發了一個月的雙餉作為過年的喜錢。
下人也發了一百錢的壓歲錢!鐵塔二百,木瓜和庫娃各一百五,他們好像是第一次拿到錢,一個個銅錢放在地上,眼睛裡放著光,數了一遍又一遍,還是沒數清楚,算術不行!
沒有一人識字!
計劃初二啟程。
----------
中平四年(一八七年)。
初一下午,張遼帶來兩個朋友:高順和李雲,兩人都是孤兒,他們要張遼懇求劉靖,從軍。
高順可是三國響噹噹的人物!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跟隨呂布,立下汗馬功勞,寧死不降曹操!但如今還是個十七歲的小青年,一臉稚嫩。李雲史書上沒有記載!但只要是張遼的朋友,不會有差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在戰亂不斷的邊境小城,孤兒到處都是。
高順,高大健壯,腰挎一把鐵刀,問一句答一句,雖有些木訥,但顯得忠厚老實。
史書上,在呂布的軍中,陳宮和高順一文一武,是呂布的左膀右臂,而張遼、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和侯成只是呂布的八健將而已。
史書給他的評價是十二個字:清白威嚴,驍勇有智,忠心仁義。
李雲,十七歲,虎背熊腰,口齒伶俐,身背弓箭,是位百步穿楊的神箭手。
拜高順和李云為假屯長,兩人能懂匈奴語和鮮卑語。
正月初二,劉靖一行人回家的日子!
劉靖率領義從營走在前列(李金帶著二十人在最前面),張遼的母親、妹妹和嫂嫂坐一輛馬車(妹妹和嫂嫂也會騎馬),張泛駕馭馬車;中間由黃芪率領的神箭營保護,鐵塔率著眾下人照看五千五百匹馬(一人負責五十五匹),馱著錢糧(還沒付的三千萬錢。考慮到雙方來回拖運的麻煩,加上拓跋真兄弟倆做生意實在,又付了一成的錢);鄒興和薛中率領特種隊押後。
拓跋霄帶著五十個精悍手下和馬匹在一起。
浩浩蕩蕩,綿延十里。
路過陰館,大隊人馬在城外駐紮,劉靖帶著張遼去向太守龔成告別,他聽說張遼要隨平寇將軍從軍,有些不捨,勉勵了幾句。
路過雁門
《新三國貂蟬扮演者》 第115章 滿載而歸(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