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南陽張仲景 (第1/3頁)
解剖老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二月下,榆中軍營。
寒風凜冽。
下午,輜重都尉韓琦帶著三千多車的糧草從襄陽回來了。
輜重營別部司馬馬斯留在襄陽幫助張竑。馬斯帶著一千士卒和五千民夫來回運輸糧食,準備將二百萬石秋糧從襄陽過武關運到長安大營。
張舉和張純在幽州建立大燕國,朝野震驚,幽州糧食暴漲,穀物已達七百錢一石(豆麥四百六十)!冀州也水漲船高,達到五百五十(豆麥三百三十),兗州、青州也受了影響,升到四百五十錢(豆麥二百九十);大批百姓從幽州、冀州冒著嚴寒朝中原逃難,一路上餓死、凍死不少,沿途郡縣大量採購糧食賑濟災民!
朝廷也在荊州、豫州、徐州和揚州等地大量採購賑災和平叛糧食,一時間各郡縣糧食猛漲!
南陽郡谷價升到三百七十、汝南郡三百五十、彭城國三百三十、九江郡三百二十!
連桂陽郡也升到三百一十錢!
糧商到處收購糧食,現貨買賣!
韓琦娓娓道來,臉上並無欣喜的神態。
長史孫嵩、司馬荀攸、屯騎中郎將皇甫鴻、虎牙校尉辛曾、射聲校尉武虹、長水校尉劉民、建威校尉黃忠、刺奸都尉鮮于雨、北部都尉王國、從事中郎程昱、華佗等面色凝重,抬頭望著劉靖。
劉靖也高興不起來,其實他可以阻止這場大叛亂的,起碼可以破壞它,減少它爆發的程度,但擔心別人懷疑自己的動機(你是怎麼知道的)?他內心深處是不是希望這個朝廷爛到底,推倒重來?
“賓碩,急告子綱和臨成(馬斯),其餘的糧食就儲存在襄陽大營內,暫時不要運往長安了,告知陳縣令(陳固)、郭縣尉(郭湘),由徵西大將軍府供應糧食,在襄陽城內設立多處賑粥點,對逃到襄陽的災民一日供應二餐粥,把難民安頓下來,為皇上分憂解難。”
大軍在襄陽大營內還有二百五十萬石糧食,以每人一日一升半谷計算,可以解決一百萬難民五個月的口糧!
在國家困難的時候,賺錢是次要的!劉靖可以用這些糧食為百姓做些好事,聲譽有時比利潤更重要。
“屬下遵令!”
“奏稟皇上,徵西大將軍府向徵北大將軍府捐出五十萬石軍糧用於幽州平叛!”劉靖叫住出去準備書寫文書的孫嵩。
太貪了會受到上天的懲罰的!
五十萬石谷如今在幽州能賣三億五千萬錢!但他的成本不到七千萬,就當給劉宏、皇甫嵩和皇甫鴻一個人情吧!
“屬下遵令!”
眾人眼睛裡露出敬佩的眼神。
皇甫鴻感激不盡。
他們都是忠於大漢的!
歷史上,武將比文官愛國,有名的大漢奸大多是文人!武將打江山,文人治理國家!一旦武將地位顯赫,一般會發生篡權;但在朝堂上沒有了他們的位置,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我們把自己的事辦好,先把叛逆王國、韓遂解決再說,為皇上分憂!”
“末將遵令!”眾人齊聲喊道。
議郎彭伯出任荊州刺史。
壞訊息傳來,荊州這個冬季還沒下一場雪,有四十多天沒下一滴雨,冬旱嚴重!
這就是明年南方大旱的前兆。
史書記載的沒有錯!
老天爺來添亂了!
明年糧價很難大幅下跌了,對種糧的百姓有利,但天公不作美,農民也無能為力!
前面說過,興平元年(公元一九四年),長安旱飢,“谷一石五十萬,豆麥一石二十萬”。
現在聽起來像天方夜譚!相當於現在最高糧價(襄陽三百七十錢)的一千三百五十多倍(和董卓亂造小錢、貨幣貶值也有關)!誰吃得起?一幅幅餓殍載道、民不聊生的饑荒圖。
百姓忍飢挨餓,身體逐漸虛弱,各種病菌又會侵襲人體,傳染病流行,可怕的瘟疫,殘忍的傷寒將在東漢大流行,一次死亡上千萬人!因傷寒出了醫聖張仲景,據記載,他一大家族二百多口因傷寒死亡一百四十多口!
他最有名的著作是《傷寒雜病論》,後人整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是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我現在還記得《金匱要略》中有個方劑叫桂枝湯,就二位藥:桂枝和芍藥各三兩,在二位藥的基礎上加茯苓、人參、附子、大黃、葛根等則可衍化出幾十個方劑,治療各種腹部疾病,當時講授中醫基礎的王教授娓娓道來,如數珍寶,如痴如醉,同學們佩服不已!可惜當時學到的一
《新三國貂蟬扮演者》 第163章 南陽張仲景(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