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頁)
男孩不逛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會在任內培養自己的人馬,形成一種新的勢力,多稱為“縣長派”,可能就是一個新派系的誕生,不少縣市的地方派系也正是這樣形成的。自1950年以來,到2000年民進黨上臺前,臺灣共舉行十三屆縣市長選舉,當選者90%以上是地方派系代表。
縣市議會則是地方立法機構,更是地方派系權力分配的重鎮。臺灣光復初期,臺灣縣市政府屬半自治機構。縣參議會依《縣參議會組織暫行條例》規定,採取間接選舉,由各縣的鄉、鎮、市民代表會及職業團體分別選舉各縣的參議員組成。各市參議會則依《市參議會組織條例》規定,由區民代表會及職業團體分別選舉市參議員組成。1950年,臺灣當局公佈《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各縣市依規定成立縣、市議會,縣市議會由間接選舉進入直接選舉時期。縣市議員任期前兩屆為2年,第三屆起改為3年,第六屆起改為4年,連選得連任。到2000年,臺灣先後共舉行十四屆縣、市議會選舉。議員名額按各縣市人口數並參照財政等情況確定,設有最高限額(縣市議會議員最多不得超過65人,直轄市議會議員最多為52人),另有婦女與原住民保障名額。
縣市議會當選者歷來都是有實力的地方派系與家族勢力的代表人物,當選連任者的比例甚高,有些家族更是連續二代、三代或一個家族多人同時當選縣市議員。縣市議會基本上由地方派系把持。據統計,在歷屆縣議會選舉中,地方派系推舉或支援的候選人當選比率達50%—60%。
長期以來,縣市議會與縣市政府在利益交換或合作上能夠進行良好配合,較少發生衝突。但在民進黨執政縣市增加後,掌握行政權力的縣市政府與掌握“民意”機構的縣市議會的國民黨勢力關係開始發生變化,府會衝突不時發生,但基本上仍能維持合作關係,關鍵在於雙方利益的分配能夠達到共享。
進入20世紀90年代,臺灣政治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中央民意”機構全面改選,臺北市、高雄市、臺灣省與“總統”、“副總統”進行全面直接選舉。同時政黨政治的形成,各主要黨派投入各種重大選舉,對臺灣各級權力結構與選民結構都有重要影響,進而影響到地方派系的發展。
這一時期,地方派系雖然在各種選舉中仍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已無法控制選局。政黨力量明顯在選舉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就是說臺灣基本上結束了縣級以上權力在派系之間的分配,而是由政黨競爭所取代。但地方派系在不同區域與種類的選舉中仍發揮著重要功能。一是在縣級以上的單一行政首長選舉中,地方派系已發揮不了決定性作用,政黨成為權力競爭的核心力量。二是地方派系在各級民意代表選舉中仍具一定影響力。三是地方派系在縣市議會選舉中具相當影響力。四是地方派系在基層選舉中影響力尚大。
就20世紀90年代地方派系的總體發展來說,地方派系從一度興盛走向衰落。其中,1997年第十三屆縣市長選舉是最重要的標誌,預示著地方政治生態重組,地方派系逐漸讓位於政黨政治。“選人不選黨”或重形象輕派系的時代逐漸到來。這樣的選民在各政黨勢力相差不大的都會型縣市顯示了強大的作用,傳統性的派系、宗親與社團力量在減弱。國民黨取得的執政縣市均是經濟落後的縣,都會型的縣市全為民進黨獲勝。地方派系對臺灣政治選舉活動的影響在減少,但地方派系是利益結合的產物,因此只要有選舉,有利益,地方派系就會存在。特別是在鄉鎮市長及地方民意代表等基層權力結構中,地方派系力量仍大於政黨力量。
爭奪政治權力(2)
總體講,地方派系對國民黨執政的不利影響不僅在於地方派系的貪汙腐敗與黑金化,嚴重影響國民黨的執政形象,而且還在於國民黨地方政權派系化,地方派系勢力坐大後,凌駕於地方黨部甚至黨中央,在選舉中常常不聽從黨的部署與安排,甚至黨中央被迫遷就地方派系的要挾,嚴重削弱了國民黨在地方的發展,不斷失去地方執政權,並最終失去在臺灣的執政權。
黨與黑道勾結
國民黨依靠黑社會勢力打天下,利用黑社會勢力維護政權與統治,不是退居臺灣後才出現,在歷史上就一直存在。在大陸時期,蔣介石不僅曾加入了幫會組織青幫,而且為了篡奪革命政權,與上海黑社會勢力勾結,於1927年在上海發動“4·12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奪取革命政權。此後,蔣介石統治集團一直無法割斷與黑社會的關係,也不斷依靠黑社會勢力與地方軍閥維持統治。
國民黨在大陸戰敗退
《國民黨1》 第2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