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永樂八年二月,朱棣親率50萬人出征,太子留守南京,皇長孫留守北京。五月,發現了韃靼部本雅失裡的位置。朱棣命每人自帶20日糧食,率輕騎疾馳。在成吉思汗興起的斡(wò)難河與本雅失裡遭遇,雙方大戰,最終本雅失裡敗逃。回師途中又遭遇阿魯臺部,激戰數日,阿魯臺戰敗逃遁。朱棣估計敵人可能貪圖輜重,必會前來劫掠,便設下埋伏。明軍班師時,果然有人來襲。霎時伏兵四起,敵人潰逃,被俘有幾十人。朱棣第一次親征大獲全勝,韃靼部的勢力被削弱了。

隨著韃靼部的衰敗,瓦剌部強盛起來,時常騷擾邊境。永樂十二年(1414),朱棣決定第二次親征,並讓皇太孫隨行。六月七日,在忽蘭忽失溫(今蒙古烏蘭巴托東)遇到瓦剌的主力部隊。這場戰鬥十分慘烈,雙方損失相當,直到傍晚敵人才敗走。

十三陵石牌坊永樂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朱棣又三次親征蒙古。

朱棣五次對蒙古用兵,目的在保證邊境的安寧,國內的安定。然而在第五次親征的歸途中,朱棣身體不適。到了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朱棣突然病逝,享年65歲。朱棣是一位馬上天子,他的江山得於馬上,也死在了行軍的途中。但是同時,他又是一位重視文化的皇帝,其功績不遜於歷代名君,因而死後被諡為“文皇帝”。

文治:名垂史冊

朱棣君臨天下之後,尊儒納士,編纂了舉世聞名的《永樂大典》,遷都北京,疏通了大運河,派遣鄭和六下西洋……這些成就,足以令成祖傲視古今。

三千文士修大典。永樂元年(1403)七月,朱棣下詔編纂一部類書。他雄心勃勃,想要永樂大典將中國古代典籍儘量收集齊全,特命大才子解縉負責,要求“毋厭浩繁”,儘量收羅。第二年十一月,解縉將編纂好的圖書進呈天子。朱棣很高興,賜名《文獻大成》,賞賜解縉等147位有功人員。

然而不久,朱棣發現這與他的要求相差很大,主要是還有許多典籍未能收錄。於是朱棣決定重新編修,並任命靖難功臣姚廣孝以及刑部侍郎劉季篪(chí)和解縉總其事,前後參與者近3000人,可謂人才薈萃、人文盛事。朱棣對這件事非常重視,命在文淵閣開館修書,由光祿寺供給朝夕膳食。他看到文淵閣中的書籍尚不完備,命禮部選派通曉典籍的官吏四出購求典籍,“書籍不可較價值,惟其所欲與之,庶奇書可得”。正是在朱棣的關注和支援下,3年之間,大典得以編纂完成。

永樂五年(1407)十一月,大功告成,姚廣孝等人將《永樂大典》進呈朱棣。《永樂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錄60卷,全書分裝為11095冊,引書達七八千種,字數約有三億七千多萬,是我國曆史上最大的類書,內容包羅了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戲劇、小說、技藝諸項。此前的類書,如唐代的《藝文類聚》只有100卷,北宋的《太平御覽》和《冊府元龜》都各有1000卷。《永樂永樂刻本大典》的規模之大,確實是歷史上無與倫比。《永樂大典》另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照錄原文,未作刪改。這種做法保持了書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永樂朝《永樂大典》只有一部正本,存放在南京的文淵閣,後於永樂十九年(1421)運到北京。朱棣曾經打算將《永樂大典》付印,只是在當時的條件下,實在是艱難之至,不得已放棄了。嘉靖四十一年(1562),皇宮三大殿失火,幸運的是由於搶救及時,《永樂大典》竟然奇蹟般的倖免於難。有了這樣的教訓,世宗意識到光有一部正本太危險了,遂命108個書生抄寫大典。這些人每日人抄3頁,歷時6年之久,才抄成一部副本,藏於皇史宬。只可惜正本在明末不知去向,多半是毀於兵火。副本到了乾隆時期只有9000餘冊,少了近3000冊。後來被儒臣們私自盜去了不少,剩下的在清末時不是被燒了就是被掠往國外,至今偶爾會在一些拍賣會上發現《永樂大典》的蹤影。據估計,存世的《永樂大典》約800冊,只是原來的3%左右。建國以後,中華書局曾將《永樂大典》存世殘本予以影印出版。

三寶太監下西洋。鄭和,回族,本姓馬,小名三保(一作三寶),人稱三寶(保)太監。他在洪武年間成為明軍俘虜,入燕王藩邸為宦官,成為朱棣的親信。從永樂三年(1405)開始南京鄭和府後花園遺址,到宣德六年(1431),鄭和曾經七下西洋,其中有六次是在永樂朝。鄭和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航海家,也是西方公認的“世界十大航海家”中

《正說明朝十六帝閻崇年》 第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