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4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日報

日報

日報

日報

日報

日報

字林西報的每週版

日報

日報

週刊

週刊

日報

日報

日報

日報

週刊

月刊

日報

日報

日報

日報

在華基督教教會數量極多的文獻自然主要是傳教士們自己出版的,反映

了他們的觀點。克萊頓?H.朱(音)的《在華美國傳教士:從傳教研究圖書

館論題目錄中精選的著作、文章和小冊子》,列舉了 7000 個條目,按詳盡的

論題分類,並不限於美國教會,儘管其書名是美國傳教士。賴烈特的《基督

教在華傳教史》,雖然最早出版於 1929 年,仍然是一個好的起點。在華出版

的新教徒的主要刊物是《教務雜誌》(上海,1867—1941 年)。《中國傳教

年鑑》(上海,1867—1941 年),後改名《中國基督教年鑑》(1926—1940

年),提供了對教會工作一切方面的每一年的評價。對 20 世紀傳教活動的最

新研究成果有:保羅?A.瓦格的《傳教士、中國人與外交官:美國新教徒在

中國的傳教運動,1890—1952 年》;費正清編的《在華的傳教事業與美國》;

傑西?G.盧茲的《中國和基督教院校,1850—1950 年》;雪莉?加勒特的《中

國城市裡的社會改革者:中國基督教青年會,1895—1926 年》;小詹姆斯?C.

湯姆森的《中國面向西方之時:美國改革者在國民黨中國,1928—1937 年》;

以及菲利普?韋斯特的《燕京大學與中西關係,1916—1952 年》。關於中國

基督教徒中的自主的本國教會運動的發展,可參看山本澄子的《中國基督教

史研究》。

關於海關中的外國作用,可參看斯坦利?F.賴特的《中國爭取關稅自主

的鬥爭,1843—1938 年》。斯坦利?F.賴特的《赫德與中國海關》和費正清、

凱瑟琳?布魯納等編的《北京總稅務司赫德書信集:1868—1907 年的中國海

關》,揭示了赫德控制海關達 40 年之久。S.A.M.阿謝德的《中國鹽務的現代

化,1900—1920 年》,分析了理查德?戴恩在鹽稅中的作用。我見過的北京

科學出版社於 1957—1962 年出版的 10 卷《帝國主義與中國海關》叢書,重

印了譯自海關檔案的重要檔案,但除了第 10 卷關於民國時期處理庚子賠款支

付問題的資料外,不包括 20 世紀的資料。

對外國在 20 世紀中國的經濟作用,非意識形態的論述很少。基本資料可

參閱卡爾?F.雷默的《中國的對外貿易》;卡爾?F.雷默的《中國的外國投

資》;鄭友貴(音)的《中國的對外貿易與工業發展》;以及侯繼明的《1840

—1937 年中國的外國投資和經濟發展》。羅伯特?F.德恩伯格的《外國人在

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1840—1949 年》(載德懷特?H.帕金斯編:《歷史

剖析中的中國現代經濟》,第 19—49 頁)斷定,屬於外國的部門“無疑對中

國國內經濟做出了積極的、直接的貢獻”。

4 袁世凱時期

包括袁世凱的總統任期,並將辛亥革命和軍閥主義的開始分隔開的中華

民國的頭四年或五年,很少被研究者和歷史編纂者當作一個單元。有關的絕

大部分集子和評論都是關心辛亥革命的副產品。學術上的注意隨著清帝遜位

迅速減少,隨著孫逸仙集團 1913 年夏的受挫通常就完全消失了。這種興趣方

面的界限也表現於激發對民國革命進行研究的大型檔案集:北京出版的 8 卷

《辛亥革命》;臺北國民黨檔案館主持的叢書《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

《劍橋中國民國史讀後感》 第12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