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定國侄兒,一年不見你長高了! (第1/3頁)
楚人十八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羅汝才果真不負狡詐多謀的名望,他和劉國能在漢江南岸準備渡過漢水與張獻忠匯合,在河對岸,有襄陽總兵秦翼明的二千騎兵把守。
秦翼明將設防重點放在漢江水淺處的廟灘,企圖阻止羅汝才、劉國能在這裡偷渡。
沒料到,羅汝才只是在廟灘佯裝渡河,暗地裡收集船隻,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突然轉至漢江水深處的羅漢灘,用船渡過了漢江,與張獻忠、馬守應勝利會師,並攻下了襄陽。
張獻忠佔了襄陽後,得到大批糧餉,兵器,又把襄王府金庫裡的十幾萬兩銀子分發給當地的饑民,同時殺掉了襄王朱翊銘。
訊息傳到高峻山這裡,他立即召集眾謀士商討對應之策。
田文居道:“我分析,張獻忠佔了襄陽之後,必定會南下荊州,我們應先他一步去荊州。”
百里沙道:“我們不能妄加推測。不管張獻忠往哪個方向發展,對我們都是有利的,他們發展得越好,我們的壓力就會越小。”
“無稽之談。”潘獨鰲道,“難道我們眼看張獻忠坐大而無視他嗎?如果張獻忠強大了,對我們同樣是壓力。”
劉鴻儒道:“潘先生所言為時尚早,目前我們同張獻忠是謀求共同發展的階段,是相互支援的盟軍,不是水火不容的敵對關係。明廷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李通道:“張獻忠怎可與秦王相提並論?張獻忠一強盜耳!”
高峻山連忙發話:“不可對個人的人品評頭論足!目前我軍仍然弱勢,需要與各路義軍協同作戰。我不想聽到有任何詆譭義軍頭領的言行,請諸位自重!”
百里沙道:“無論張獻忠下一步往何處去,我們都應該去荊州,為下一步入川做準備。”
潘獨鰲道:“入川非上策,我已經與秦王分析過,只有下武昌,大辦水軍,然後佔領江南,方為上策。”
……
會議正在爭論不休之時,馮雙禮送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高迎祥在子午谷被孫傳庭所俘,現正壓往京城。
高峻山一點都不感到驚訝,他現在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命運,如果不慎重去走好每一步棋,下一個被殺的人可能就會是自己。
但是高峻山面子上還是要做出一些反應的,畢竟高迎祥是名義上的父親,他不能被人說他的閒話。
他強裝痛苦,擠出了幾滴眼淚:“進京,進京!給我殺入京城去,救不出我爹,我就與他一同赴黃泉!”
田文居急忙安慰:“秦王莫急,我們盡力想辦法救出闖王。我想,就是闖王也不會讓你去救他,你去了,這‘闖’字大旗誰來扛呀?”
劉鴻儒勸道:“秦王,你千萬不能去,你不去,朝廷還有所忌,不會輕易殺害闖王,你若是去了,被他們抓住,你和闖王的性命都難保!”
百里沙道:“秦王,闖王那邊出了事,明廷一定會抽調兵力來對付我們,請秦王振作精神,帶領我們走出困境。”
高峻山只是做表面功夫而已,他才不會真的去什麼京城救人。高迎祥件事促使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和張獻忠保持距離,不能離他太遠,因為歷史上的張獻忠和李自成是走的最遠的兩支義軍隊伍。至於建立一個穩固的地盤,對他而言還是一個很遙遠的事情。於是他決定主動派人去跟張獻忠聯絡。
派去聯絡的人走了之後,高峻山按兵不動的等待著張獻忠的迴音。
張獻忠很快就有了迴音,他們正在籌劃攻打隨州,希望高峻山能夠北上與他在棗陽會師,共同閥隨。
崇禎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高峻山、張獻忠兩支大軍再一次在棗陽會師,至此,在棗陽集中了十五家義軍,被史學家稱為“楚十五家”。
張獻忠一見到高峻山就安慰他:“峻山老弟,闖王的事情我們已經知道了,請節哀順變。”
節哀順變?高峻山從張獻忠的語氣中聽出來,高迎祥已經被處決,於是高峻山在張獻忠面“悲傷欲絕”,張獻忠說了一番化悲痛為力量的話來安慰高峻山……
棗陽的衙門正廳,張獻忠設宴款待各路義軍。張獻忠居中而坐,他的文武部曲坐於左,高峻山、羅汝才、馬守應等各家義軍文武坐於右。
張獻忠舉起酒杯,聲音洪亮:“我八大王今日再次與秦王在棗陽會師,這是一件令人痛快的大事,讓我們舉杯慶祝,喝個痛快!”
他說完就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於是,大廳內人人舉杯,一片嘈雜。
這次赴宴,高峻山依舊沒有帶曹文詔、賀人龍來,跟隨他來赴宴的
《空降130旅在什麼地方》 第七十五章 定國侄兒,一年不見你長高了!(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