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一石二鳥 (第1/2頁)
叫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被嚴寒籠罩的京師,凜冽的寒風呼嘯肆虐。但是,因為慶典所引發的熱鬧氣氛,還有對倭國的憤慨討伐聲,卻是絲毫不受影響。
這種熱烈的氣氛,不只是在民間,與此同時,在那莊嚴肅穆的內閣議事廳內,也是討論地火熱。
內閣首輔高拱端坐在主位,神色凝重,目光冷峻地掃過在場的六部九卿官員,率先打破沉默:“諸位,此次倭國公然侮辱我大明,陛下盛怒之下決定興兵討伐。這不僅是一場扞衛國威之戰,更是我大明難得的契機。”
他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俺答汗、朝鮮以及各地土司,雖表面臣服,但其心難測。此次他們奉命隨徵,我們正好藉此機會削弱他們的勢力。待征討倭國結束,反手便可將這些藩屬勢力一舉消滅,如此一來,大明江山將更加穩固,此乃一舉雙得之策!”
“具體該如何行事,諸位不妨展開說說!”
征討倭國是大事,肯定是要有準備時間的,不可能今天隆慶帝說征討倭國,明天就大軍出征了。
高拱定下了會議主題,接著便是要商量具體的準備工作了。
此時,高拱的話一說完,議事廳內頓時便有了回應。
不少官員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戶部尚書率先附和:“高首輔所言極是。就說俺答汗,其部落雄踞北方草原,麾下騎兵驍勇善戰,一直對我大明北方邊境虎視眈眈。雖說近些年沒有大戰,但小股劫掠從未間斷,邊關百姓苦不堪言。如今好一些,也完全是互市吊著他們而已,難保他們以後不會如何!若不趁此機會削弱,日後必定養虎為患。”
兵部尚書霍冀也介面道:“確實如此。俺答汗勢力龐大,控弦之士不下十萬,且機動性極強。一旦他聯合草原其他部落,對我北方防線將構成巨大威脅。”
“而朝鮮,雖為藩屬,也算聽話。但之所以如此,也是其國無雄才而已,以前的高句麗可都是想著吞併遼東的,誰能知道,以後的朝鮮不會?非我族人,其心必異,不可不防。此次剛好有機會,正好趁機削弱之!”
吏部尚書楊博接著說道:“至於各地土司,情況更為棘手。他們在當地根基深厚,擁有自己的軍隊,朝廷政令在其領地難以推行,儼然是一個個獨立小國。有些土司私自徵收賦稅,截留貢品,嚴重影響朝廷財政收入和權威。特別是此次全國性的丈量土地和登記人口,重新造冊之事,在西南等地的土司那,受到了嚴重的阻擾。若能借此次徵倭削弱他們的勢力,將來的改土歸流便能輕鬆很多。”
西南土司是歷史遺留,朝廷的態度,一直以來都是改土歸流。不過沒有明確的藉口,也只有土司沒有子嗣,或者有造反,才會剝奪其地,派出朝廷官員前去治理,實施改土歸流。
但是,這種方式的改土歸流,實在是非常緩慢,不少朝中的有志之士,其實都是不滿意的。如今謀劃出了這個機會,自然是不能放過了。
其他官員聽到他們的發言,都是點頭附和。
然而,張居正卻眉頭緊皺,緩緩起身,目光平和卻堅定地說道:“諸位,我以為此舉不妥。倭國雖小,但其地險要,倭寇狡黠,此次征討本就困難重重。若此時我們心懷削弱藩屬之意,必定會讓他們心生警惕。一旦在戰場上他們消極怠戰,甚至與倭國勾結,那我們將腹背受敵,徵倭大業恐將功虧一簣。”
高拱一聽,面色一沉,反駁道:“張大人,你這是婦人之仁!這些藩屬勢力狼子野心,早晚都會成為大明的禍患。如今天賜良機,怎能因些許顧慮而錯失?況且,我們只需在兵力部署、糧草分配上稍加安排,便可達到削弱他們的目的,他們又豈會輕易察覺?”
張居正並未退縮,他環顧四周,條理清晰地闡述道:“高首輔,兵者,詭道也。但此詭道應施於敵,而非盟友。先看俺答汗,其部落雖曾侵擾邊境,但自互市以來,雙方已維持了幾年和平,邊境貿易繁榮,百姓安居樂業。若此時我們算計於他,勢必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北方邊境將再次陷入戰火,百姓又要生靈塗炭。”
“再說朝鮮,一直以來,表面上對大明還是恭敬有加。不能因為高句麗之事,對朝鮮喊打喊殺,此非上國之道也!且朝鮮也多受倭寇之禍害,我們若能拉攏他們共同抗倭,特別是朝鮮的水師,更是我們此次征討倭國所必須得。”
“朝鮮國內,不同派系之間也存在權力鬥爭。我們以拉攏之名,給予不同派系不同的利益誘惑,可讓他們相互制衡,從而無法形成與大明對抗的合力。”
在張居正侃侃而談時,其他人都不再說話
《穿越到明朝的種田文》 第387章 一石二鳥(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