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北宋的年(3) (第1/1頁)
行走的時光旅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大年初四這一天,來自各個國家前來拜年和朝拜的使臣們便開始陸陸續續地向皇帝辭別了。而今年的立春恰好就在大年初四,可謂是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
在那個以農耕文明為主導的封建時代裡,立春可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節氣啊!每到立春的前一日,開封府都肩負著一項重要任務——送一頭精心挑選出來的春牛進入皇宮禁地之中。那麼他們把這頭春牛送入宮中究竟是要做什麼呢?原來呀,這是為了舉行一場盛大的儀式:鞭春!也就是所謂的“立春鞭春牛”。人們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祈求新的一年能夠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可以說,這種鞭春活動既是慶祝立春的獨特形式,同時也是一種鼓勵農耕生產的有效手段。
不僅如此,在立春前夕,全國各地都會紛紛將迎春牛放置於官府衙門之前。等到了第二天,人們便會手持紅綠相間、色彩斑斕的鞭子,歡快地抽打那頭春牛。這一行為被稱為“鞭春”(這也是後世的“打春”。
與此同時,城市的大街小巷裡也湧現出許多售賣小巧玲瓏的春牛(就像現在北方的打春雞一樣)玩具的攤位。那些家中養有耕牛的人家更是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他們會用心地給自己家的耕牛裝扮一新。無論是給牛戴上鮮豔的花朵,還是繫上五彩的綢帶,無一不體現出當時老百姓對於即將來臨的春天充滿了殷切的期盼之情,以及對耕牛那無比重視的態度。畢竟,在農耕社會中,耕牛可是農民們辛勤勞作時不可或缺的得力夥伴吶!
在北宋時期,春節的歡慶氛圍會一直延續至元宵節過後。而每到元宵節前夕,開封府便早早地著手準備元宵燈會的彩排事宜,由此足見元宵節於宋朝時的舉足輕重地位。就在此時,開封府會在皇宮前方精心搭建起一座氣勢恢宏的山棚。那一根根粗壯的大檁條筆直地對準著宣德樓,彷彿要將這熱鬧喜慶的氣息直接傳遞進皇宮之中。
從這一刻起,那些喜愛湊熱鬧的京城百姓們已然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紛紛開始向御街聚攏而來。這條寬闊的街道兩側設有連綿不斷的連廊,此刻的連廊之上,眾多藝人正在施展渾身解數,傾情演繹著各式各樣令人瞠目結舌的奇能異術。其中既有婀娜多姿的歌舞百戲,又有激烈精彩的蹴鞠擊丸;既有驚險刺激的踏索上杆,又有讓人歎為觀止的吞鐵劍表演,更少不了神秘莫測的藥法傀儡之術。一時間,叫好聲、喝彩聲此起彼伏,響徹整個御街。
再看那座朝向宣德樓的山棚,更是美輪美奐、蔚為壯觀!整座山棚皆是由絢麗多彩的錦繡彩旗所搭建而成,重重疊疊、堆積如山。而彩旗之上,則繪製著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神仙故事畫卷,或飄逸靈動,或莊嚴肅穆,引得眾人駐足觀賞,嘖嘖稱奇。
:()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
《街溜子拿的什麼包》 第334章 北宋的年(3)(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