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頁)
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在,你自己畫好一幅思維導圖,也可以像富蘭克林那樣行動了。
具體到我們學習的各個科目的思維導圖,我們可以這樣開始:把教科書找出來,把課本的名字比如化學第一冊,政治第三冊作為中心,然後把每一章的名字作為二級關鍵詞,把節的名字作為三級關鍵詞,再把具體知識點作為四級關鍵詞。
這樣可以畫出一個比較粗糙的思維導圖,然後在這個初稿上面進行修改,該合併的合併(比如歐姆定律是電流、電壓、電阻的關係,只是因為內容比較重要所以獨立成一章,這就需要用“相互獨立”的原則,把它歸納到“電流電壓電阻”這個部分去),該刪除的刪除(一些導言性質的章節)。充分聯想,逐步修訂,就可以畫出這門科目的大思維導圖了。
聰明人用笨辦法來學習,那麼他就不是聰明人;不聰明的人用聰明的辦法學習,久而久之也就成了聰明人。這就是學習的大智慧。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做個聰明人並不難
畫思維導圖的方法前面已經講完了。本章我們再來對這幾個原則所包含的思想做一點深層次的分析。在前文中,我們用清晰的思路解決了“子彈穿過水瓶”的問題,還畫了一幅思維路徑圖。一定會有細心的人注意到,這幅圖雖然給出了正確的答案,但裡面也有什麼水的浮力、密度,甚至光的折射、反射等跟正確答案一點都不沾邊的東西。
既然解決這道題,只需要知道水的壓強的方向就夠了,去想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幹嗎?不是浪費時間嗎?本來我就覺得自己腦子不夠聰明,想要提高思考的效率,現在倒好,用了這幅思維路徑圖,不僅沒有找到“捷徑”,還要多走幾條彎路,這不是在拿人開心麼?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來看這樣一幅圖。它是1983年的高考作文試題,叫做“挖井”。
這幅漫畫很容易看懂:我們做事情的時候,不能像圖中的挖井人一樣,東挖挖、西挖挖,三心二意、淺嘗輒止,最後還埋怨地下沒有水——實際上只要他再多努力往下挖一點,就可以找到水源了。所以說,幹什麼事情都要專心致志、堅持到底,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這個寓意當然很好,不過現實情況和這幅漫畫的情況有所差別。大家比較一下,下面這幅圖和原圖有什麼區別?哪個更符合現實?
在現實中,要想成功必須堅持不懈,但堅持不懈不一定能取得成功,關鍵在於你堅持的方向對不對。魯迅先生說過:“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道理很深刻,但是不能胡亂套用,比如說:“地下面本來沒有水,挖得深了,也就有了水。”這就錯了,地下如果本來沒有水,挖得再深,也挖不出水來。
真正要把水挖出來,實際上需要兩個步驟:第一是橫向挖,然後是縱向挖。
縱向挖大家都明白,就是往深了挖。但在費力地深挖之前,先要估計一下地下面有沒有水,值不值得費那麼大的勁挖那麼大個坑——這就需要橫著挖。所謂橫著挖,就是在地面上多換幾個點試著挖一下,如果越挖泥土越潮溼,那有水的可能性就大,就值得深挖;如果越挖越幹,那有水的可能性就小,或者發現石頭太多,根本挖不動,就應該換個地方試一試。
我們在學習和解題的時候,也跟挖井一樣,需要橫向的思維和縱向的思維。一道題目拿到手以後,除非你是天才或者以前做過這道題,否則不可能一下子就想出答案。正常的思考過程應該是:根據條件和問題,想一想從哪些方面著手可能做出來,每個方面都試一試,如果此路不通,那就再換一條——這是橫著挖。
不斷的嘗試,發現有一條路可以走通,於是深入思考,精確計算,最後找出答案——這是縱著挖。
但實際情況是,我們現在往往只重視縱向的思考,而忽視了橫向的思維。比如老師講題:“大家看!這道題的思路是這樣的:從這個點出發,這樣推、這樣推、這樣推——就把答案算出來了。”至於這個點是怎麼找到的,推理過程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則很少去講。很少去講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不這樣做就找不到正確答案。
這就好比我們去向挖井高手請教怎麼挖出水來,他把我們帶到某個地方,說:“看我的。”說完只看見鐵鍬亂舞、塵土飛揚,一會兒挖出一個深坑出來,裡面咕嚕咕嚕往外冒水。然後對我們說:“明白了吧?就是這樣挖的。”
大家一看,哇,原來挖井這麼簡單,於是自己也拿著鐵鍬找個地方猛挖一通,也挖出一個一模一
《高考狀元一頭紅髮》 第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