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許三在一旁安靜地聽著,倒覺得這才是生活 (第1/3頁)
魔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所有縣城一樣,豐市同樣在急速擴張,沱河以東屬於老縣城,以西就是縣城新區,所有的政府機構都已經搬到了新區,大片的高樓拔地而起,遠遠望去,蘇北市沒多大區別。
而老城區就失色的太多,大多是些老舊小區,樓房低矮,街道狹窄,而馮軼君的家就在老城區的東郊,距離新縣城至少有二十公里。
“看,那邊就是我家,靠近長溝,我小時候最喜歡在溝裡摸魚。”
快到家門,馮軼君顯得很興奮,不時地指點著。
距離公路有百十米的下坡處,有一片住宅區,大概有百餘家住戶,大都是一層的平房,走進小區,只看到幾位老人在門口坐著,年輕人很少見,偶爾有孩子在路上奔跑。
“君君,放假了?”
“君君,這是誰啊?”
那些老人很熱情,馮軼君也一一回應,顯得很有耐心。
“我媽媽身體不好,大部分時間都靠左鄰右舍來照顧。”
馮軼君的家有個小院,此時早有位中年女子依門站立,朝著這邊張望著。
“那是我媽。”馮軼君飛快地迎上去。
“阿姨好。”
許三禮貌地打了招呼,馮軼君的媽媽姓陳,面色蒼白,身體虛弱,一看就是大病纏身的樣子。
“小許是吧,好好,快點進來。”
院子收拾的很乾淨,左側是廚房,北邊一排三間平房,看起來都有些年頭了。
陳阿姨非常客氣,把許三讓到主房坐下,親自端來茶水。
房間裡沒什麼擺設,也就幾張椅子,和一張大桌子,最顯眼的是四周牆壁,貼滿了獎狀,目測都超過一百張。
見他留意這些,陳阿姨有些自豪,“這些都是君君上學得的獎狀,從幼兒園,一直到現在,每年她都拿回來幾張。”
馮軼君有些不好意思,“媽媽,你們聊吧,我去做飯。”
陳阿姨一大早就將面和好,鄰居幫忙帶來了一隻雞,中午就是小雞貼薄餅了。
“小許,你家哪裡的?家裡還有什麼人?”
和所有的家長一樣,一見面自然詢問起來,許三很耐心地介紹一番,當陳阿姨聽到許三從未見過父母,奶奶也在十二歲時去世,當場就抹了眼淚。
“陳阿姨,這都是過去了,你這身子骨不適合情緒波動。”
剛進門許三就已經神識掃過,對她的身體狀況瞭如指掌。
常年心情抑鬱,導致氣血不暢,經脈堵塞,依靠現代醫學是無法治癒的。
“君君說你認識一位老中醫,中藥的方子我吃過不知道多少付,從來沒有什麼作用……”
可能很久沒人可以談心,陳阿姨絮絮叨叨的,說個不停,許三在一旁安靜地聽著,倒覺得這才是生活。
等陳阿姨說累的時候,他趁機道:“陳阿姨,我認識的這位老中醫,他不開藥,只扎幾針就好了,要不您試一試?”
“不吃藥就能治病?孩子啊,你說的可能是個騙子,這個世道騙子太多了,上次有個人來這裡,說媳婦跟人跑了,他出來找媳婦,最後人沒找到,身上錢也花光了,沒辦法回家,我們大夥聽的可憐,湊了五百塊錢,由他買車票回家,結果過兩天,有人在新城區那裡,說他出來找嫂子的……”
許三聽對方訴說著,顧自取出銀針,這些是大白從網上定製的梅花針,和普通毫針不同我,每一根都長達20cm,另外他還定製了一套三稜針,每一根的長度都達到38cm!
別說治病,就這針拿出來,也能把人給嚇死。
果然,陳阿姨一見到銀針,就十分驚奇,看著他將銀針逐一消毒。
“陳阿姨,待會你坐著不動,一會就好。”
“不是,小許,你說的老中醫……”
“阿姨你放心,這扎針很簡單,老中醫都教會我了。”
“哦,要是小許你扎,我就放心了。”
許三按捺住笑意,手起針落,在對方後背刺了三針,頭頂三針,然後在胸口和雙手各自刺了一針。
陳阿姨只看到長長的針刺入體內,極為緊張,連話也不敢說了,坐在那裡,一動不動。
廚房裡的馮軼君聽不到二人說話,連忙跑出來一看,竟發現許三自己在做針灸,一時間有些傻眼。
“長生,你……”
許三沒有回應,屈指朝著頭頂的三根銀針彈去。
“嗡……”
一陣輕鳴聲後,詭異的一幕出現了
《九世為帝的小說》 第176章 許三在一旁安靜地聽著,倒覺得這才是生活(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