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玉佩 (第1/2頁)
雁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先生身後跟著的人繼續問江月,“你怎麼知道有盈餘?”
“在下當然不是信口雌黃,我看過桃林村安置點的賬目,他們那裡主要是種植桃樹、梨樹,養了雞鴨和豬,有幾個手工作坊,有一處春苗堂,先前有些不足,後來成立了一個車隊,每天往返京城幾個地點,抽出一半利潤給春苗堂,到三月份,安置點的賬目已經不虧損了,春夏旅遊旺季,現在瓜果蔬菜賣的又好,馬上冬季豬也可以出欄了,肯定收穫滿滿,您老不信,到哪裡了,給您看看。”
“一個村子一本賬?其他村落不是這樣吧?”
“主要是安置點剛建的時候,只有出賬,沒有進賬,所以當時為了讓大家看清楚,就立了一本公用賬。
所有的活動交完稅賦七三分,七成入公賬,三成參加勞作的共分,三月份不虧損的時候,已經是五五分了。
公賬上的銀子先還欠款,當時官府的撥款,建房,修路,種樹等等欠款,春苗堂和一些公用設施的日常維護。現在官府的撥款都以還了,建房款年底應該也能還,其他的三年內應該能還完。
等全還完了,就三七開,主要利潤都給老百姓。這些賬目都是有專人管理,每三個月給大家公佈一次。”
“主要利潤都給老百姓?那地主得多少?”老先生身後的中年人問道。
“對呀,藏富於民。地主主要是出租土地的收入,提供樹種、菜種、種豬、計程車隊等等收入,大概有一成到兩成利吧。”
“倒是不多,比農莊的利低。可是大家都從商,誰種地,農民一年到頭也是能溫飽吧,那豈不是都不種地了?”
“重農抑商,其實主要是因為農作物產量低,靠天吃飯、產量不穩定,種地利潤低,人不好好勞作,就很難獲得好收成,在社會不穩定的時候更需如此。
可現在並不是如此,一呢,這幾年大魏的收成都不錯,儲備的糧食應該富富有餘,二呢現在有了高產作物,像是玉米,其實今年我們玉米收成就不錯,秸稈用處也很大,三呢要因地制宜,適合種植糧食的地區當然要鼓勵種糧,不適合種糧的地區,尤其是城鎮周圍,人口聚集,人多地少,商業的發展是讓物品和貨幣加速流通,能養活更多願意自食其力的人,只要把農和商用政策調節好,反而互相促進。
在下並不懂經濟,但從這幾年西北兵站的發展和安置點收支賬目來看,偶有不協調的時候,大多數還是一起發展起來的。”
一行人聊著聊著就到了桃花林安置點,中年人跟著管事去了解安置點的情況,再看看賬目。
老先生跟著沈晗江月到處逛,手工作坊、酒坊、成衣坊、車隊、甚至養豬廠、養馬場都去逛了逛,也看到了秸稈的多種用途。
到了春苗堂,又問了問先生小朋友讀書的情況,下午學習生活技能的情況,也和小朋友聊了聊,一開始很拘束,江月讓珠心算快的幾人表演了一下,大家才放鬆下來,有問搶答。
老先生興致勃勃,問小朋友“喜歡讀書寫字,還是喜歡學習技能?”
一個小姑娘搶著答,“江姐姐說學習可以明事理,辯是非,自己思考;學習技能可以讓我們自己養活自己,不用依靠別人,可以安身立命。”
“我喜歡做工,做工可以拿工錢,拿了工錢可以給娘買糖,娘吃的藥太苦了。”
一個個小朋友都熱烈的要表達自己。
老先生身邊的人暗示沈晗要吃飯了。
沈晗找了空,忙說,“今天回答問題的小朋友都有獎,去巧紜姐姐那兒領獎。”
巧紜忙帶著小不點離開了。
“走了一下午,該餓了吧,十六中午就唸道留閒莊的火鍋,不如現在去嚐嚐,車已經到路口了。”
一行人又到了留閒莊,江月帶著人去準備晚飯。
沈晗陪著老先生說話。
“你這媳婦不錯,眼光獨到。”
“那可不,要不怎麼嫁給小子我了。”沈晗故意插科打諢。
“你比不上她,聽說很會掙錢,是什麼招財貓,都傳到朕耳朵裡了。”
“您可別當她面說,她回去肯定撓我,小的現在指著媳婦養活呢。”
“你呀,順竿爬。她把春苗堂的孩子教的很好。很有志氣,很開朗。你母親應該很喜歡她的性子,應該放心了。有時間帶她進宮見見太妃吧。想不到會教春苗堂的小孩子讀書,多少人家都不捨得讓自己家孩子讀書。”
“十六在西北讓士兵識字,讓慈安堂的小孩讀書,小的和司先生
《星月滿綠好還是青花瓷好》 第97章 玉佩(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