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8章 太子:我的ur卡可千萬別出事啊 (第1/2頁)

煙柳畫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大軍還在集結的過程中,薛虹便已經準備妥當,為薛母、林如海、黛玉分別留了家書。

甚至就連遺書,也早早的準備好了,通通放在朱煇那裡,戰場上刀劍無眼,南地又有蛇蟲鼠蟻,毒瘴瀰漫。

哪怕薛虹的身體很健康,也難保不會出什麼問題。

薛虹先是向太子求了幾個錦衣衛,令其在雲南省境內,四處重金聘請懂得草藥的醫師以及常年混跡山林的獵戶。

除此之外,薛虹還安排人手,將大量的大麥以及一些豆子磨成粉,加入鹽巴放入鍋中炒熟後,製作成炒麵。

因為作戰的地方是大明邊境,甚至有可能要進入緬甸東籲境內作戰,且明軍人數上可能處於劣勢。

在沒有站穩腳跟,先鋒部隊沒有開闢出絕對安全的營地前,最好連生火做飯都不要,直接食用炒麵,如此一來,便可以減少被發現的風險,節省了埋鍋造飯的時間,加快了軍隊轉移的速度。

大部分人對於這個時期行軍打仗糧草運輸困難程度都沒有個準確的認知。

孫子兵法有云:凡興師十里,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俸,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翻譯:十萬大軍,出征千里之外,沿途光是糧草運輸,就要影響七十萬戶百姓不能生產。

古代一戶五~十人計算。哪怕按照最少的一戶五人計算,那也要整整三百五十萬人!

糧食的損耗更是十倍起步,想運一萬石糧食到前線,不付出十倍二十倍的糧食根本不可能。甚至更多。

所以兵法才說: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

面對這種情況,薛虹優先選擇了漕運,因為走陸路太費時間,也太耗費人力,損耗糧食了。

薛虹將京直隸、山西、山東、河南府庫餘糧,由運河調轉至江南省,而後走長江水道,過湖廣,入四川。

當然,四川和湖廣之間的江水落差大,且水流湍急,水道複雜,不可能一帆風順。

所以薛虹選擇加急下令,派遣官員立刻下四川督造屯糧之處,以及勘察、徵調、採買四川的糧食。

薛虹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在徵求了海瑞的意見後,將其暫借了過來。

海瑞雖然很倔,但絕對不傻,甚至極其聰明,有他在,理清地方的瑣事應該不成問題。

薛虹準備將糧草,運轉到四川,作為初屯,四川水系發達,運到雲南不費太多的時間力氣,在這裡建造初屯極其安全。

至於後續運輸,到底是經赤水,還是走永寧河還要看具體情況。

除了監督地方,清查府庫外,薛虹又給四川地方下達了任務。就地督造推車獨輪車,以便運糧。

因為薛虹知道,雲南多林地、山路,很多地方馬匹難行,狹隘之處,只能依靠人推車的方法運輸糧草。

且這個時代的推車,行駛在破路上,行百里,磨損便十之六七,也算是消耗品的一種,大量準備,有備無患。還有麻袋等等……

薛虹這邊人還沒出京師,命令已經一道接著一道發下去了。

還有諸多細節,薛虹也一一下令安排,且請隆慶帝派遣錦衣衛,沿途進行監督,以免有中飽私囊,或大發國難財的傢伙。

隆慶帝直接給了薛虹權利,只要你有道理,七品以下官身,無奏可斬,先斬後奏,有貽誤軍機者,薛虹有權請奏滅門屠族。

結果這權力剛剛下發給薛虹沒多久就用上了,工部一小官,怠慢薛虹的命令,在監督炒麵之時,貪圖省事,偷工減料,致使近千石的炒麵半生不熟。

並且還暗中偷偷剋扣糧食,私下販賣。

直接被薛虹抓了典型,八品的官員被薛虹持劍親手斬於人前。

一開始等著看薛虹笑話的人,全都懵了,尤其是王子騰眾人。

在他們看來薛虹只不過是拿著筆桿子,動動嘴皮子的書生,又沒打過仗,第一次接觸戰爭,隆慶帝就給了他監督糧草的重任,肯定得出樂子。

結果薛虹非但沒有手忙腳亂,反而一切進行的有條不紊。物資採買、運輸、儲存、損耗、監督,以及運輸時間的計算,還有備案等等,別人能想到的,沒有想到的,薛虹幾乎都做了安排。

就連林如海也忍不住為之側目,自己這個弟子還真會啊??這好像不是自己教的吧?

林如海也教導過一些後勤運轉之事,可卻沒有這麼細緻啊!

太子是又喜又愁。

《紅樓風格音樂》 第198章 太子:我的ur卡可千萬別出事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