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 (第1/2頁)
多極世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堂之上對叛『亂』這件事情的態度,與孔有德所想的完全不同,並沒有發生朝堂之上,兩方人馬口若懸河的打嘴仗,爭論是剿是撫的情況,甚至這件事情,沒能在朝堂之上掀起一點波瀾。
有關叛『亂』的公文發發到京城之後,壓根就沒有送到崇禎皇帝手中,內閣直接批覆讓山東巡撫和登萊巡撫自己解決,是剿滅還是招撫,全由他們自己決定,然後就不再管這件事情了了。
因為朝廷需要處理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十一月初,大淩河結束,朝廷徹底戰敗,遼東的情勢更加危急,所有人都擔心,建奴會像崇禎二年一樣,趁機入關攻打京師,每個人的心都是懸著的。
為此,朝廷不斷的增兵穩定局勢,甚至連四川兵都調來了,以免建奴真的入關,到時候沒有足夠的兵力來抵抗,,上一次建奴入關,沒能攻破京師,誰也不敢保證,下一次京師依舊能安然無恙。
與此同時,陝西的流賊愈演愈烈,越剿越多不說,甚至還從陝西進入了山西地界,流賊人數也越來越多,其中以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馬守應,劉國能,羅汝才,賀一龍等為賊首,流賊發展到了二十餘萬人。
本來平定流賊的行動還挺順利,在三邊總督楊鶴的帶領下,剿撫並用,卓有成效,然而崇禎三年六月,洪承疇被任為延綏巡撫,大肆殺降,很多已就撫的流賊,紛紛降而復叛,崇禎一怒之下將楊鶴下獄u,洪承疇接任三邊總督。
在洪承疇的圍剿下,原本侷限在陝西的流賊,因為扛不住洪承疇的進攻,紛紛向陝西,甘肅,河南一帶流竄,而且不斷的裹挾這些地方的普通民眾,實力不斷壯大,更加難以剿滅了。
而且流賊還有進一步東進的趨勢,如若他們繼續進軍至山東境內,運河的漕運被切斷,後果不堪設想,運河可是京師的命脈,湖廣的糧食,江浙的賦稅都需要透過運河,運抵京城。
天啟二年的聞香教叛『亂』,僅僅切斷了一個多月的漕運,就讓京師物價飛漲,動『蕩』不安,這幾十萬的流賊可不是一個月能剿滅的,如果漕運斷上一年半載,怕是要上演人吃人的慘劇了。
西南邊也出了『亂』子,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聲,不久前也在滇南發生了叛『亂』,這這一場叛『亂』源自於天期二年的奢安之『亂』,規模也很巨大,甚至比“奢安之『亂』”更加難以剿滅。
天啟二年,永寧宣撫司奢崇明,及貴州水西宣慰司安位叔和他老爹安邦彥發動叛『亂』,成為“奢安之『亂』”,為了平定奢安之『亂』,調集了石柱總兵秦良玉、四川總兵杜文煥,以及阿『迷』州土司普名聲等,前往平定叛『亂』。
普名聲在從徵“奢安之『亂』”後,因為作戰有功,朝廷封賞,實力大增,同時野心也變大了,終於在今年發動了叛『亂』,為禍滇南,軍力也發展到了幾萬人,甚至還有進一步壯大的趨勢。
關外虎視眈眈的韃子,山西陝西幾十萬流賊,滇南又有幾萬叛軍,現在的朝廷,可以說是內外交困,最艱難的時候。
再看看孔有德的叛『亂』,也就兩三千人,與之一比,完全就是上不得檯面的事情,朝廷想重視都重視不起來。
在內閣諸位大佬眼中,孔有德總共軍隊也就兩三千人,掀不起多大風浪,頂多也就攻陷幾座防備不嚴的縣城,甚至防禦能力高一些的州城,他們都不一定打的下來,山東有沒有多少流民,無法像陝西流賊那樣發展壯大。
像孔有德這樣的兵變,已經是家常便飯,基本都是鬧餉鬧糧,發洩糧餉安撫一下,基本就沒什麼事情了,到時候再追究帶頭之人,這樣的事情還用不著內閣『操』心。
不過這其中還有內閣首輔周延儒的偏袒,他想把這件事情壓下去,不讓這件事情的影響擴大,以免對自己不利。
孔有德是孫元化的兵,孫元化又是他東林黨的人,不能因為這件事情影響到孫元化,因為他是一直支援孫元化。
而且因為上個月大淩河戰敗的緣故,另一位東林黨重臣孫承宗被罷官,這麼緊要的關頭,如果政敵拿這件事情做文章,攻軒他周延儒,他的首輔位置,不一定坐得穩。
即使孔有德一意孤行,非要反叛到底,也不是什麼大事,登萊是軍鎮,重兵雲集,甚至聽說孫元化在登州製造了大量的火器,已經造了幾百門大炮,想要剿滅也是輕而易舉,孔有德那幾千人,根本先不起什麼風浪。
若是要招撫,處理掉幾個頭目就可以了,這些事情餘大成和孫元化自己就能處理,根本不值得朝廷『操』心此事。
《明末陰雄txt》 第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