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章 緣 起 (第1/2頁)

楚楓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青江流過易華山的山腳下,彎彎曲曲的繞過易華山、少華山、太華山,山脈之間的衝擊平地不斷的吸引了山外的人來此定居。數百年後形成了現在的河灣村,村裡的最大的一戶易家是最早來此定居的一批人,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了,據說易家祖先在易華山裡曾遇見仙人指點後在河灣村開設了祠堂,延續下來近十代人

其實留在村裡的人一般只有兩條出路,有本事的人都外出做生意謀生,剩下的就只好在家鄉務農。易家老太爺有兩個兒子,文不成武不就,倒是做生意和種地是一等一的好手,兄弟兩人這幾年專收村裡的雜糧。易大河灣縣城利開了家雜糧鋪,易二負責運糧。幾年下來雖說不是盆滿缽滿,但也多有盈餘。

家裡賺了錢了,老爺子開心之餘也有了想法,雖說從商賺錢不差,但骨子裡還是被別人看不上眼。索『性』之下花錢蓋了房子在村裡辦了私塾,還請了位城裡的落魄秀才來教書,希望家裡能夠有朝一日出個讀書人。

本來鄉下人肚裡沒墨水,起的名字都是貓兒,狗子的。夫子來後第一件事就是給兩個孫子改名字,大房無男丁,二房兩孫子,大的起名叫易天,小的叫易群。

夫子剛來的時候易天都還是很勤快,讀書寫字都比較上心,但自從前兩天大病一場後易天的行為就有點怪,期初嘴裡犯渾總是說些莫名其妙的話,家裡急了,老太爺更是找村裡的王神婆討來些神仙灰合著水給孫子喝,一天下來倒也恢復了,自此之後易天就有點不愛和人說話,沒事就躺在院子的稻草堆上對著天空發呆。

易天病好後還是要上學的,可人就像是變了個樣之前的好學勁兒都沒了,現在每天弄得私塾雞飛狗跳的,課堂上作業不做,下課捉弄下同窗,放學在村裡和人鬥狗,回家後還到河裡去抓魚,久而久之夫子也沒了信心。

易天對做學問沒興趣,但總是纏著夫子問這問那的。幾天下來總算是瞭解了腳下的這片土地,原本屬於東江國、慕山城、河灣縣下的河灣村。

從易老爺子嘴裡倒是聽說有些仙人的傳說,在背靠河灣村的易華山裡百來年前有仙人出沒。修仙是易天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嚮往的事,但也只能想想而已,緣分不到,一切無所從頭說起。

聽者有意,自打那天起易天就不斷的找村裡老一輩的問山裡神仙的事,村裡那些閒的蛋疼的老頭髮現有這麼個聽眾,也都開始瞎扯起來,什麼神仙飛天遁地的,在山裡神出鬼沒,有一出沒一出的,搞得易天都不去私塾了,整體在村裡找老人嘮嗑。

易老爺子看在眼裡也是急得慌,急忙和易二商量,大孫子是不是病傻了,該問王神婆家再討點神仙灰,上次的『藥』效不夠,這次要用足量。

易天喝過幾次神仙水後老實了,也不再問神仙的事了,每天都悶在家裡,連門都不出了。這下家裡人更沒辦法了,易老爺子想叫王神婆來做場法式,驅驅邪保佑子孫平安。易天在門背後聽到後,第二天就出門了,該上學就上學,每天還是那些事,就是眼神中總藏著些不屑。

一家人總算是恢復到之前的狀況,至少表面上是開開心心的。秋收後的晚上老爺子提議讓易天去縣城裡學學手藝,將來也好過活,這事就麻煩在城裡的大伯幫忙看看有什麼幫工夥計的,下次送糧時就去。父親易二也沒反對,只要是自己兒子有出路就行,自己斗大的字不認識幾個,兒子學過幾年私塾將來肯定比自己有出息。

秋分後的晚上易二在家裝車,明天就是約定送糧的日子。這次的病好後兒子『性』情大變,看來讀書是指望不上了,還是到城裡鋪子上跟著賬房先生做學徒,將來也用得著,總比在鄉下種地強。

老婆陳氏也不反對,自從兒子病好後就變了個樣,以前倒是乖巧,現在在家裡就是個悶葫蘆,到城裡學點手藝也好,別的話不多,只是一再囑咐路上小心。

次日清晨父子兩個吃了早飯後向易老爺子辭別,臨走時還到祠堂裡拜了下祖先。易二趕著牛車,兒子坐在車上慢慢的向河灣縣城出發了。

從村子到縣城也就二十里路,用不了兩個時辰就到了,一路上易天為自己的將來慢慢盤算著,不知前路茫茫,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何況現在才十歲。

易二帶著兒子趕著車風塵僕僕的趕到縣城,在北市口找到了易記雜糧鋪。中午的糧鋪人流還是很多的,基本上也都是些平民百姓,大伯易大是鋪子裡的掌櫃,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在鋪子裡不斷的巡視。招呼客人買賣稱重的活都有夥計擔著,這幾年下來也是肚腩一天比一天大。

易二趕著牛車走邊門入內院,

《天行緣記txt八零》 第一章 緣 起(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