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九四九章 咸陽官制 (第1/2頁)

木林森44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高原己經決定馬上就要發動對九黎族的遠征,但畢竟在咸陽還是有許多事情需要馬上處理,因此就在第二天,高原立刻開始著手重新制定咸陽的官職制度。最新章節全文閱讀∮,..當然,高原在咸陽施行的官職制度仍然還是以前漢國施行的內閣制度,而不是以前秦國的三公九卿制度。

不過高原重新制定咸陽的官職制度,在咸陽的原秦國官員中,並沒有引起什麼反應,眾官員都十分平和的接受了高原的決議,並且都十分安心的等待著高原公佈自己的新職位。

其實在秦國的眾大臣們決定投靠到高原麾下的時候,在心裡就己經接受了漢國的官職制度,畢竟是端了漢國的飯碗,自然就應該尊守漢國的制度。只是後來高原決議定都在關中,而且遷都之後,高原又急著趕奔白靈族去,因此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內重新制定咸陽的官職制度,因此讓一些秦國的官員產生了一些幻想,認為高原有可能為了穩定關中的局勢,在一定時間內,會仍然沿用秦國的官職制度,而不會馬上推行漢國的官職度。

但向李斯、尉繚、蒙武等秦國的重臣卻知道,改變官制,勢在必行,而高原要去出巡,定是有特殊的原因,而只要等高原一空下來,就肯定會在咸陽施行漢國的內閣制度,原因很簡單,既然是漢國取代了秦國,自然就沒有沿用秦國舊制的道理,由其是高原將都城定在咸陽,因化只有重新制定官職制度,才能夠將原來漢國的官員安排在主要的職位上,從而完全控制住咸陽,進而控制整個關中地區。

另外李斯等秦國的重臣也都認真的研究過漢國的內閣制度,也不得不承認,內閣制度確實要比秦國的三公九卿制度合理完善得多,秦國是以法家學說為主導思想的國家,而法家學說的核心可不是什麼依法治國,而是法隨勢變,在不同的時期,針對不同的情況,施行不同的法令制度,只要是對國家有利,能夠富國強兵就行,因此改變官職制官,也並不是不可接受的事情。何況秦國的官職制度,也並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和其他各國相比,是完全不同的。( 800)小說/

於是有些頭腦靈活的秦國大臣己經開始轉變了思想,與其不切實際的想著怎樣保留秦國的官職制度,不如想一想自巳將會在新的官職制度中,會獲得怎樣的官職,怎樣開展新的工作,好在曰後獲得晉升的機會。而誰在這個時候反對新的官職制度,只有一個結果,就是被免職,反正現在漢國的官員都到了咸陽,不怕沒有人補上來,說不定高原還盼著有秦國的官員反對,好騰出位置來。而原漢國的官員就更不會反對了,因此高原宣佈釆用漢國的內閣制度,重新調整咸陽的官員,無人有異議。

高原當然不會考慮原秦官員的想法,其實對於主要的官職人選,高原基本都有了一個基本的想法,因此回到咸陽之後,又和張良、李瑛鴻、淳于鍾秀、淳于博商議之後,正式決定,內閣由甯戚、申慎、張良、李斯、蒙毅五人組成,甯戚仍為內閣首相、亞相由李斯擔任,其他人為內閣閣員。

六部之中,由耿忠任吏部尚書、嚴仲任戶部尚書、弱頓任禮部尚書、尉繚任兵部尚書、韓升任刑部尚書、姚少司任工部尚書,馮劫任御史大夫,茅焦任大理司丞。

而軍隊方面,到是設定了許多新的機構,廢除了將軍府,而設立五軍都督府,統管全國的軍權,由蒙武任大將軍,主管五軍都督府的事務,司馬尚任前軍都督、姜桓武任後軍都督、李信任左軍都督、楊端和任右軍都督,各領一軍。其他的軍職,由仲孫奇任咸陽兵馬司,主管咸陽城的治安軍務,凌風任中郎將,付責王宮、王城的警衛;辛勝任衛尉,付責各部、司官署守衛。趙軒仍任錦衣衛,付責情報收集。

這樣一來,在新的職官體系中,原漢秦兩國的官員大體相當,基本達到一個平衡,而各部以下的官員也基本按漢秦官員各半來任命,不過現在漢國的地方擴大了,所需要的官職官位也比以前增加了許多,因此到是能夠把目前漢秦兩國在咸陽的官員全部容納,不過主要的官職只有那麼多,如內閣、六部,有一些官員也就免不了會降低官職,原來是尚書的,降成了侍郎,而侍郎則降成了郎中,諸如此類。高原只能將所有官員的品經全都晉升一級,做為對這些官員們的彌補。

不過咸陽的官職到是好變,畢竟只有幾百號人,而且有許多官職的職能大體相同,只是叫法不一樣,因此只用了十餘天的時間,就將新的官職人選都安排好了,由於各部門都有原漢國的官員,處理政務到是沒有什麼問題,但對原秦國各地方的官職調整,就要麻煩得多了。

漢國的地方行政和秦國

《戰國征途遊戲》 第九四九章 咸陽官制(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