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勘察 (第1/2頁)
岸易通易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剛過大年初一,儘管大隊裡的房基地還沒有批下來,老朱就忙著蓋新房的計劃。
老朱夫婦和大閨女友鍾,大兒子友康,在一起一直研究著上山挖石頭開工的事宜。他們做了如下分析:
臘月二十九和大年初一這兩天沒有下雪,加上過年時節,人們有的是空閒,到處走動的也比較多,通往各個方向的路線都已經踩踏出來,上山鑿石頭已經有了路線。
村莊裡的獵人們,把大雪天氣看成是他們最得意的日子。
每次大雪他們都會提著獵槍,帶上獵狗,身後還跟了一些青頭娃子們。他們會沿著野兔的老道,撲捉野生動物。
所以,村莊上的道路自不必說,就是漫山遍野的足跡足以踩踏出許多條彎彎曲曲的道路來。
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生產隊裡挖石頭的工具都還閒著,大錘、鋼釺、鋼鑿、掏勺等都可以利用,這是上山挖石頭的好機會,萬萬是不能錯過的。
還有雷管、炸藥、導火線等等,這些必備的物件都是可以用得上,等開春買來之後,趕在隊裡使用之前,再把用過的炸藥等按照用過的數量和質量償還,做到了各不耽誤。
再說了,上山勘察一個好石料的石頭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沿著南山崗坡到處勘察,別人用過的石頭坑是不能用的,這是村子裡人們一個約定俗成的不成文的老規矩。
幾乎所有挖石頭的人家都會開一個新石坑,當然,你開了之後,也就成了你的產權,不經你的允許,別人同樣也是不能隨便使用的。
即便是用一天時間勘察了一個相對較好的石坑,要開出新的石頭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誰也沒有長著地眼,真的看不準,從這裡挖下去,挖出多少土方上層活土,挖出多深的石坑,才可以找到石頭層來。
所以,要想挖出石頭,沒有個四五天或者更長的功夫是不行的。
石頭坑的位置也很關鍵,既要土層淺,石料好,有空地能堆放從石坑裡背出來的石頭,又要便於裝車及車輛運輸。
朱友康這兩天和父親交流最多的就是蓋新房的話題,他們父倆之間的話題甚至超出了他們夫妻。
這時的張麗芝才發現,閨女友鍾長大了,大兒子朱友康也長大了。他們倆儘管不敢說頂兩個男人用,最起碼可以各自頂一個半邊天使用了,說準確一些,應該是超出半邊天的能力了。
他們又對老房子西屋進行了勘察和評估。
西屋總共三間,因為南邊挨著石碾和磨盤,經常通風,寬度和長度也比別的屋子多一些,所以,上邊的木頭門窗、大梁、檁條和椽子基本能夠使用,尺寸也應該沒有問題。
問題是,即便三間房子的木料全部用上,也還差兩間的木料;磨盤的屋子少了一套門窗,北邊的廚房是敞口的,也沒有門窗,所以,也還差兩套口料。
他們又沿著屋子牆體看了看,因為磨盤和廚房向東都是敞口的,幾乎少了一個東牆,所以,石頭就不夠用了。另外,舊的內牆很可能有土坯,拆不出多少石頭來,所以,石頭的差距應該是最大的,挖石頭成為最重要的工作。
還有,現在新規劃的宅基地面積也比舊宅基地大得多,大都是東西長十五米,南北寬十七米的地方,是蓋五間新房的地方。因此,還要另外準備多出來這兩間房的所有木料和石料來。
所以,眼下當務之急就是多挖石頭,提前留心合適的木料,以便用到的時候心中有數。
老朱對他們說,初三再給你們一天時間,可以去玩,也可以在家看書學習。
到了初四,老朱帶領著友鍾和友康來到了村南的山崗上,這時,山崗上的高處積雪大部分已經消退,露出了灰土色地面。
他們從半山腰開始,整整繞著南山崗坡轉悠了一天,因為許多石頭坑都是半開發狀態,因此,他們只有另外開墾出一個新坑來。這就加大了勘察的難度。
就在大家為難的時候,朱友康發現了一個地方,是山崗的脊樑部分,因為這裡接近山頂,外場不大,堆放石頭的地方比較緊張,但是這裡是山脊,土層相對比較淺薄。
這個地方的好處是,從開工到挖出石層,因為土層薄用工少,好開採,省時間。
他們沿著這個地方檢視了周圍其它石頭坑裡的石料情況,的確不錯。這是地球裡的一道山脈,一個褶皺層,從其它石坑裡露出的石頭上看到,都是典型的花紋大理石,紅白藍相間,呈條紋狀態分佈。
所以,這個
《蓬州還魂小說》 第一百一十五章 勘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