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部分 (第1/4頁)

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青島是德國人投入巨資建起來的,在當時,德皇的目的是要在遠東打造一個永久性的前進基地,建立一塊本土之外最大最穩固的殖民地,因此他們不論是對整個城市的規劃建設、港口開發、鐵路交通等等大資金投入的專案不遺餘力的支援,這才讓整個青島在短短十年之內成為了山東乃至北中國很重要的對外口岸,被稱為〃東方的瑞士〃。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自然德國人的一些生活習慣和文化也被帶到了這裡,儘管現在是日本人佔據了這裡好幾年了死賴著不走,德國人在的時候那種整齊、清潔、井然有序的良好生活型態迅速崩壞,一些已經穩定下來的東西卻依然如故。比如說這裡的西餐廳。

盧家駒帶著陳曉奇去得地方就是後世著名的青島中山路。這條路原本分為兩段,南段是棧橋至德縣路,名斐迭裡街,屬德國等歐美僑民居住,史稱“青島區”,也叫“歐人區”;北段自德縣路至大窯溝,屬國人居住的“鮑島區”,也稱“華人區”,俗稱大馬路。1914年開始,日本取代德國對青島進行了8年的殖民統治,這條路改名為靜岡町。但是這裡的人因為德國人的統治烙印太深,習慣性的稱呼很難改也似乎不願意改,因此絕大多數還是稱呼老的名字。

兩個人坐著人力車到了南段的“歐人區”,去那裡有名的“得意西餐廳”。深秋裡,天黑得早,這時侯的“歐人區”內已經是華燈初上,路邊上的酒館飯點開始亮出門前的霓虹燈勾勒出招牌,以此來提醒路過的客人。

如果是德國人在的時候,他們這種身份想來這裡可不容易,因為在那些西方人眼中,粗鄙野蠻的中國人是不配享用他們的“先進文明”的。但是日本人不管那些,因為不管怎麼說,儘管日本人自以為已經“脫亞入歐”了,本質上他們跟中國人同屬於亞洲人,因此為了自己的長遠利益,他們不能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明目張膽搞這種區別對待,儘管歧視依舊存在。

所以盧家駒和陳曉奇這兩個西裝革履的中國人進入西餐廳的時候,看門的印度人和吧檯的西方侍應生都面上出不悅的神情。他們首先是看不起東方人,其次是他們看出來這兩個是中國人,因為他們沒見過身高一米八的日本人,這樣的大漢在山東很普遍,但是在日本人中,這簡直就是後世的姚明泰森級別。

盧家駒已經習慣了這種眼神,不管是在德國留學的時候,還是回來在青島開廠,這些人對他這類熟悉、瞭解西方文化的中國人又恨又無奈,他們本身在自己的國家民族中也是最下層的民眾,本身是受到本族人的歧視的,但是在東方人面前,因為整個民族的強大使得他們也有機會鄙視一回,但又因為他們見到的這些東方人往往是他們得罪不起的,所以他們既氣憤,又無奈,他們覺得伺候這些人是一種很羞恥的事情,對別人他們是絕口不提的。

陳曉奇沒有被人歧視的自覺,落座之後很自然的脫下西裝上衣搭在椅子背上,然後整理餐巾和餐具,熟練的跟這些侍應生沒什麼區別,這讓老遠等著看新人笑話的幾個老外感到很驚訝。他們不知道後世的整個中國絕大多數高檔酒店的餐廳格局和餐具擺放都極力的靠近西方,而西餐廳之類的已經開到了縣城,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有經濟條件而沒經歷過這些場合的太少!

別看陳曉奇來的突兀身份不明,自己編的那一套詞兒貌似天衣無縫,可別忘了這年頭搞商業的沒有一個是笨蛋,盧家駒從始至終都在從各個角度各種場合來觀察他的舉動言辭,以此來探尋他所說的底細真假,這絕非是心術不正,這只是生活必要的智慧而已。

陳曉奇真的不知道自己會被人這麼個研究法,他的思想還是有些單純,所以不經意間會流出許許多多後世的習慣和烙印,但也正因為如此,他編造的出身卻越來越像是真的。因為在這個年代,在中國是培養不出來他這種“人才”的,他表現出來的知識、素質、態度、行為都是格格不入,他不會背誦四書五經,但是裡面講什麼他理解的比這時代大多數書生深刻廣泛。他不清楚現在的時局變化和很多的紛繁世故,可是他往往能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去論述和評估。他了解許許多多這時代中國人根本都接觸不到或者知之甚少的西方文化,對本國本民族的文化卻是隻能停留在表層泛泛而談,還偏偏說的很有道理。

再加上這看似不經意的動作表現,都說明陳曉奇的出身來歷很靠譜,當然不是絕對,比如說他自己講的出身一般人中下層的華僑,這個就靠不住,在盧家駒看來,教養這種問題,是士紳家庭和書香門第、官宦後人的專利,平頭老百姓連個字都不認識,能培養出來這樣的子女那絕

《諸夏族》 第1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