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能(一) (第1/7頁)
萊昂獅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我們發現陪伴了我們人類的文明數千數萬年之久的事物不是我們的夥伴時,第一的反應是震驚,第二的反應是失落,第三的反應是狂熱。
從海森貝格透過多次在快速坍縮的真空無粒子環境微觀的定量實驗得到的那九十六組資料中,人們終於意識到了即使完完全全地控制實驗中的變數,在超微觀的實驗環境下得到的資料依舊無法完全擬合預期計算的實驗結果。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量化世界”的想法,人們在一百年前意識到了自己無法完全地掌控世界的運轉。
影響是悲劇性質的,創造出燦爛輝煌的文明的人類未曾向這個世界低頭過,予取予求,曾經他們還在安撫著時常會發怒的大自然,小心謹慎地對待著將科技向前推進的每一步。
途中發生過許多的事故,就像讓土地淪陷的鋼鐵,岩層蛀蝕的天然氣,大氣汙染的煤炭硝石,國際爭奪矛盾的稀土,海洋生態破壞的地氣,失控調配的迴圈材料,汙染不受控的核能,人類腐朽的人工智慧,瑕疵無限放大的微觀控制……人類在每一步上都曾跌倒過,但最後都自豪地站了起來,以“量化世界”的綱領加強著對世界的控制,即使它再怎樣調皮,發怒,最後都會像大人對待哭鬧的小孩一般有各種辦法解決。
就這樣將時間推進到了距離現今一百年的文明,比起曾經的封建分割那暗無光明的時代,現在放眼望去都是大城市的燈火。逆城市化的進展並沒有如預期一般改變多少人類的生活方式,只是住在那裡的人更多的是中等財富有閒心的人,低等財富與高等財富的人更多地是聚集在一個個大城市裡,或是在某個難以注目的角落苟且,或是在高樓的高層同樣遠離世間。
它們就像是每個名為文明的機器運動的維修者與監督者,低等財富的人直接加入到這個體系下的秩序的維持,而高等財富者則透過財富換取對秩序的維持權。我居住過的科爾島就是這樣的結構,貧富差距明顯,社會因為多元的文化和歷史原因而時有動盪,整體比較下來沒有我的家鄉那樣整潔,也許富貴並不一定能改變什麼。
不過它們能意外地維持著一種潛移默化的秩序,這是一種從來沒有成文,卻能在各個地方注意到的規則——每個人的命運似乎早已在踏上,或者從嬰兒床上邁出走路的第一步時就已經決定。即使一個人再如何努力,他們都沒有那些懂得把握機遇一蹴而就的人來得幸運。(注:這部分更多的是我的自怨自艾)
我喜歡這裡,至少他們給了我一個不錯的地方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也不會面對人口激增帶來的就業問題。如果有一位高等財富者需要我去為他做科研工作的話,我是相當樂意的。
曾經的我也是一個無比熱愛科學的大學生,直到意識到我的那些導師都被那種新興的研究折磨地焦頭爛額,我才發現自己前行的道路可能和現代科學一般被堵死了。
“我們現在是在做著將圓周率的小數向無限遠位推去的工作,並以此自豪。”我的導師曾經這樣說過,那時的東雲博士還是副導師,而我也只是一名學生。在掌握了足夠多的知識邁進科學技術的前沿時卻發現似乎沒有了我的位置,比起創造,我能做的更多的是製造,以及設計一些奇技淫巧的機械結構。
精準,完美,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是很快就被已有的新式物理規律限制。那並不是一所出眾的大學,資源也十分地匱乏,大部分的研究時間只能是在做著複述別人做過的工作,拿著維護形象的工資艱難度日。直到他們口中的魔力崩潰發生時,我終於意識到這將是一個新的機遇,所以必須把握住它。
我的導師們一直都在牴觸著那些新興的事物,讓我們離那些會破壞“秩序”的東西越遠越好。他們在害怕,在新的“秩序”面前顫抖,因為可能會毀掉他們的一切。魔法使用的歷史已經如此之久,遠遠超出他們的生命週期,可是他們依然如此,也許上了年紀的人都會這樣保守,亦或是逃避和自我保護——就像我的父親一樣。
這也是我前往聯邦的原因,母親是一位帝國的追隨者,她希望我能做和她一樣的事情,最後我還是折中地在服裝上保留了一些帝國的特色,也是在撫慰我的母親,她在我的父親前往聯邦秘密研究直至失蹤時就已經鬱悶寡言了。
可是追隨一個不認識的神明進行奉獻來維持生活在別的國家是行不通的,我在石油之國大陸上進行了直到高中的學業,然後在大學時選擇了有著合作關係的聯邦,那時的它已經因為製造出歡樂城核彈襲擊這樣臭名昭著的事情而聲名狼藉,即使如此它依然還是科技最前沿的城市,而且我的父親消失在
《維爾斯特拉斯》 :魔能(一)(第1/7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