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部分 (第1/4頁)

蝴蝶的出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啪!啪!”

兩顆綠色訊號彈升上了天空,九江戰役正式打響。

四百多艘木船掛起了船帆,載著兩千名突擊隊員,乘著北風向南岸駛去,船頭架著的野戰炮高昂著頭,黑洞洞的炮口直指江南,與此同時,北岸的炮兵陣地發出怒吼,炮兵已開始用野戰炮轟擊南岸,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掩護。

黑沉沉的江面上白帆點點,漸漸分成兩支船隊,一支在上游,負責佯攻九江城,另一支在下游,他們才是突擊主力,負責攻擊金雞坡炮臺。

根據目前得到的情報,據守九江的清軍並不多,按照清末新政時設立的陸軍部公佈的《新軍章程》,江西一省需編練一鎮新軍,合計一萬二千餘人,但由於地方督撫陽奉陰違,以及經費短缺等緣故,迄今為止,江西全省只編練了不到五千人的新軍,只是一個協的編制,而且其中多數部隊是由舊防營改編而成,換湯不換藥,戰鬥力很差,只能對付一下會黨武裝,面對幾乎可以算得上齊裝滿員的革命軍,江西清軍是不堪一擊的,九江城裡最多隻有兩千人的新軍部隊,即使加上巡防隊的烏合之眾,總人數也不會多於四千人,兩萬對四千,起義部隊擁有五比一的兵力優勢,唯一讓起義部隊擔心的就是金雞坡炮臺上的那幾門重型要塞炮,那是用來封鎖長江航道的,射程遠、威力大,是攻城的最大阻力,所以,必須先解決掉那裡的清軍,佔領炮臺,然後以炮臺上的大炮轟擊城牆。

風更凜冽了,夾雜著細小的雨滴撲面而來,天更黑了。這對攻擊方來說是有利的,它能有效的阻擋清軍炮兵視線,掩護渡江部隊的行動。

趙北披上橡膠面的雨披,接過衛兵拿來的一頂斗笠,戴在頭上,揹著手站在江邊,眺望著那些漸漸遠去的白帆,心潮起伏,神弛萬里。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得意之餘,趙北偷詩一首。

站在一旁的參謀長藍天蔚微感驚訝,本欲拿出日記本將總司令的這首即興詩記下,但等了半天卻沒見總司令繼續“做”詩,結果那詩就只有兩句話。

“可惜啊,這詩的開頭倒是慷慨激昂,難道詩興到此為止?”藍天蔚琢磨著,抬頭望去,卻見趙總司令正站在江邊的一塊巨石上,挺立潮頭。

濛濛細雨中,那高大的形象永遠的留在了所有人的記憶中。

第025章 風雨九江城(下)

炮聲漸漸密集起來,攻擊部隊已經抵達了對岸,與清軍接觸了,雖然在北岸看不見南岸的戰況,但北岸的每一個軍官都引頸南望,如果突擊隊得手,那麼,主力部隊就可以安然過江,猛攻九江城,拔掉這個長江上的釘子,然後派自己的部隊釘在這裡,用炮臺上的大炮封鎖長江航道,阻止清軍炮艦上駛,保障西征部隊的順利進軍,並切斷長江上游與下游清軍的聯絡。

可以說,趙北的西征戰略能否順利實施,就看這次戰役了。

趙北有信心打贏這一仗,這種信心不僅來源於對歷史的熟稔,也來自於心底的那個信念:歷史,將由他來書寫!

“報告!”一名參謀匆匆奔來。

“說!”趙北沒有回頭,仍站在巨石上向南方眺望,遠處,那黑沉沉的天邊已是紅光閃動,戰鬥更激烈了。

“有個會黨首領求見。”參謀走上巨石,遞過去一張名剌。“就是他帶領那批木船投奔咱們的。”

趙北接過名剌看了看,不由一愣:“龔春臺?這人名字怎麼這麼眼熟?……有請!”

參謀領著幾個彪形大漢趕來,為首那人四十左右年紀,面容倒是清秀,不像個跑江湖的會黨頭子,倒像個鄉村塾師。

“鄙人龔春臺,拜見大人。”那人衝著趙北一抱拳,江湖氣卻是做得十足。

趙北跳下巨石,也抱了抱拳,說道:“龔先生的名字有些耳熟,卻想不起在哪裡聽說過。”

龔春臺苦笑道:“實不相瞞,鄙人乃是六龍山洪江會的龍頭,光緒三十二年,轟動天下的萍瀏醴起義就是鄙人策動的。龔春臺只是鄙人的化名,原名謝醉英,號月樓,湖南瀏陽人氏,早年是爆竹工人,後來入了哥老會,蒙會中兄弟抬舉,做了龍頭,後來將會名改為洪江會,方便聯絡湖南的革命同志。”

趙北恍然大悟,那次起義在清末歷史上也頗為有名。1906年長江洪水,湖南等地區發生飢謹,民變蜂起,同盟會決定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在湖南發動起義,聯絡萍鄉、瀏陽、醴陵的哥老會和武教師會等江湖會黨,於當年冬天發動起義,宣佈組建“中華國民軍”,分兵掠地,聲勢浩大,清廷一時驚惶

《1908遠東狂人掃書》 第1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