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部分 (第1/4頁)

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生活得更好,所以具備一定經濟基礎後,就應改變這種舊觀念,掙錢後科學打理,然後積極用於子女教育、居家旅遊、改善物質和文化生活等消費,盡情享受掙錢和消費帶來的人生樂趣,這才能稱得上是科學理財。

5.巧用逆向思維理家財

有個故事幾年前曾廣為流傳:某證券公司的散戶股民幾乎人人賠錢,只有門口看腳踏車的老太太賺了個缽滿釜滿,於是大家紛紛向她討教炒股秘方。她說,門口的腳踏車就是我炒股的“指數”,腳踏車少、股市蕭條的時候我就買股票,腳踏車多、人人都搶著買股票的時候我就清倉。這個故事講了一個“隨大流不賺錢,反其道而為之才能發財”的道理。實際上,這位老太太不知不覺中運用了逆向思維。在如今理財渠道日趨增多,操作難度相對增大的情況下,巧用逆向思維科學理財,會取得非同一般的收益。

l 不妨拋棄“絕對穩健”適當“投機倒把”

目前,儲蓄仍然是百姓理財的主渠道。其收益雖然較為穩妥,但當前利率是歷史上較低的時期,活期年利率僅為0。72%(稅後僅為0。576%),一年定期僅為1。98%(稅後僅為1。58%),如此低的收益很難抵禦物價上漲所帶來的貨幣貶值風險。因此,接受新鮮事物快的中、青年投資者不妨拋棄傳統“錢存銀行最穩妥”的觀念,適當進行一些有風險、但收益相對較高的“投機”類理財。除了炒股、炒金、炒期貨、購買房產等投資方式以外,當前單是可以從銀行辦理的就有開放式基金、炒匯、分紅保險等多個品種,許多銀行和證券公司還聯合推出了“保利理財”等委託業務,這些投資方式的綜合收益多數會高於銀行儲蓄。另外,近年來廣大金銀幣投資者獲利也非常豐厚,如果個人具有一定的錢幣知識,不妨在價位合適時買入金銀幣,等價位上漲時再“倒賣”出手。

l 不妨拋棄“從眾心理”而“另闢蹊徑”

多數人在理財中存有“從眾心理”,見大家都炒股,不管自己對股票是否瞭解,便一哄而上,全民皆“股”。一家公司推出一項高利集資,雖然不是公開辦理,但其利率高達8%,並且很多人已經拿到了分紅收益,於是一傳十,十傳百,許多人在對公司經營缺乏瞭解的情況下爭相參加。相對趨之若鶩的“從眾”者,我的同事小趙則頗有主見,無論炒股的朋友怎麼勸,參加集資分紅的朋友如何動員,他總是按照自己的判斷,另闢蹊徑進行理財。去年,經過分析和衡量,他發現某某開放式基金的投資價值較大,在該基金無人問津的情況下購買了2萬份,結果不到一年的時間,連分紅加上基金淨值的增長,收益超過了10%,而盲目參加集資的不但沒有拿到8%的收益,差點連本錢也損失了。所以,理財不能盲目隨大流,而是應結合自身的實際制定理財計劃,平心靜氣地理自己的財。

l 不妨拋棄“分散投資”而“孤注一擲”

經歷過炒股賠錢的人往往會對分散投資更加深信不疑。對於風險類的投資,“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確實能達到分散和減少風險的目的,但如果一味地去刻意“分散”有時會適得其反。老張和老李都是穩健型的投資者,但老張遵循分散投資的原則,對各種投資方式都感興趣,朋友承諾以高息向他借款,他明知有風險,但又怕錯過這個發財機會,便借出了1萬元,後來朋友的廠子破產倒閉,借款也雞飛蛋打———雖然這1萬元只是他“分散投資”的一部分,但與其他國債、儲蓄、炒股等方式綜合,他理財的年收益幾乎是零。而老李見國債不交納利息稅,並且支取還可以享受相應檔次的利率,他認為這種方式既穩妥,收益又高,便“孤注一擲”,把家中所有的積蓄都買了國債,到期時的年收益接近3%。由此看出,收益較高、完全穩妥的情況下可以“孤注一擲”,同時,不能像老張這樣為了分散而分散,涉入自己沒有把握的高風險投資領域。

l 不妨拋棄“勤儉節約”而“能掙會花”

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富人把金子藏在花園的樹下,每週挖出來自我陶醉一番,然而有一天他的金子被一個發現秘密的賊偷走了,此人捶胸頓足,痛不欲生。鄰居們都來看他,並詢問事情的經過:你從來沒有花過錢嗎?他回答:沒有,我只是每週挖出來看看而已。鄰居告訴他,有沒有這些錢對你來說不都是一樣嗎?現在,這種“富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理財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全家人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如果和這位富人一樣,只攢錢,不花錢,那即使他的年收益再高,攢的錢再多,也不能算得上是科學理財,最多隻能

《教你學壯語簡譜》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