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要命還是要官 (第1/2頁)
霽月寒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武士彠撫掌讚歎:“小道長果真得到了尊師祖袁天罡的真傳,真乃少年英雄,佩服之至,佩服之至。”
李淳風雖然表面含笑不語,內心卻是驚濤駭浪。自已只不過是想試探一下而已,不料潘陽閒庭信步,精妙之語脫口而出,確實瀟灑至極。
潘陽心裡暗自慶幸,這8句話40個字的相面經典名言全部來源於曾國藩《冰鑑》一書,幸虧自己一個月前研讀過這本相面識人的經典文獻,不然今天就要出糗了。
清朝中興名臣曾國藩之所以在中國近代史上威名赫赫,除了以一介文官的身份建立湘軍鎮壓了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外,還在於他具有高超的相面識人能力。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印證了曾國藩神乎其神的相面識人能力。
有三個人一起拜見曾國藩,只寒暄幾句,就各自散去。這時候曾國藩的弟子李鴻章請曾國藩給這三人相相面。
曾國藩說:“第一人,目光低垂,態度溫順,拘謹有餘,是個小心謹慎之人,適於做文案工作。第二人,目光靈動,能言善辯,但左顧右盼,神色不端,乃機巧狡詐之輩,不可重用。惟有第三人,目光凜然,氣宇軒昂,聲若洪鐘,有不可侵犯之氣,乃一忠直勇毅的君子,有大將的風度,其將來的成就不可限量,只是性格過於剛直,有偏激暴躁的傾向,如不注意,可能會在戰場上遭遇不測。”
第三個人便是羅澤南,後來立下赫赫戰功,戰死沙場,一切都如曾國藩所言。
潘陽引用曾國藩《冰鑑》這部臨終前寫成的“壓案之作”去忽悠武士彠和李淳風,不引起二人的震驚才怪呢。
如果說武士彠最開始只是把潘陽當作一個無足輕重的小道童,現在他得抬頭仰視這位袁天罡相面卜筮之術的隔代傳人了。
武士彠年輕的時候對相面卜筮之術不以為然,甚至把相面卜筮之術視為蠱惑人心、亂人心志的妖術,但一個人改變了他的看法。
這個人就是竇軌。
竇軌,字士則,岐州平陸人,隋朝太傅竇熾之孫,雍州牧竇恭之子,內史令竇威之侄。岐州平陸與幷州文水相距約400公里,同屬今天山西省,用現在的話來說,武士彠和竇軌是老鄉,兩人同時是很好的朋友。
隋煬帝大業末年,窮困潦倒的竇軌曾客遊劍南德陽縣,與袁天罡相遇於一家客棧,相談甚歡,晚上兩人同床抵足而眠。竇軌便請託袁天綱給自己看相。袁天罡說:“你前額到髮際骨骼隆起,一直連到腦後的玉枕處,十年之後必有榮華富貴;你的下巴渾圓肥大,右側隆起,而且明潔光亮,必定在梁州、益州建功立業。”竇軌說:“如果以後我真的能成就功業,一定不忘您今天對我的指點之感。”
武德初年,竇軌果然發跡,他跟隨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立有戰功,被任為益州行臺僕射,為不忘舊恩,於是向蜀道使詹俊赤舉薦了袁天罡,袁天罡遂被任為蜀郡火井縣縣令。袁天綱又對竇軌說:“你的骨骼和運數仍舊和我以前判斷的一樣。然而你的眼睛瞳仁現在呈現出血紅色,一說話血氣上升面色赤紅,殺機很重,,你一定要時刻警戒自己。”不久,竇軌跟當時的秦王李世民征討王世充、出擊吐谷渾,他果然性情大變,開始大開殺戒,對部下也很嚴苛,稍不滿意便處斬,甚至連自己的外甥都沒放過。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竇軌因殺人過多被撤職召回,將赴京城時,又找到袁天綱,請他卜算自己的命運。袁天綱回答:“你臉上依然洋溢著貴人的福氣,未見有退散,下巴右側有光澤,更有喜色,此去京城必承恩典,回來後仍在益州任職。”一切如袁天罡所言,竇軌果然又在這一年獲任益州都督。
這些事是竇軌親口告訴武士彠的,袁天罡在竇軌心目中是神一樣的存在。
袁天罡經由竇軌不遺餘力的大肆宣揚,找他相面卜筮的人絡繹不絕,而且大多是達官顯宦,士林學子。
最後連唐太宗也驚動了,下詔將袁天罡召到長安覲見。經過九成宮顯德殿的一席長談,唐太宗對袁天罡相面卜筮之精奇深奧大加讚賞,將他與漢朝的星象大師嚴君平相提並論。之後唐太宗將袁天罡留居長安,視為智囊,以備垂詢。
自從親眼見證了袁天罡對竇軌官運的神奇預測後,武士彠從對相面卜筮之術的質疑嘲諷轉為敬畏追捧,他迫切想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請袁天罡也為自己算上一卦。可是,他一直沒有等到這個機會。他在長安任職時,袁天罡遠在老家臨邛;後來他調任利州都督,特意派人去請袁天罡,袁天罡卻雲遊在外不知所蹤;當袁天罡被唐太宗詔到長安後,遠在荊州做
《女皇帝的男閨蜜》 第13章 要命還是要官(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