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九十一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伐中原武侯上表3 (第1/2頁)

花間獨舞之幽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定是吳國、蜀國的奸計。”

“我請求率領一支軍隊,先攻破蜀國,再討伐吳國,報答先帝和陛下,來表明我的忠心。”

曹睿心中疑慮沒有決斷。

華歆上奏道:

“不可以交給他兵權。”

“可以立即罷官讓他回鄉。”

曹睿依照他的話,將司馬懿削去官職讓他回鄉,命令曹休總管雍州、涼州的兵馬。

曹睿的車駕返回洛陽。

卻說探子探知此事,把訊息報入川中。

孔明聽說後大喜道:

“我想要討伐魏國很久了,無奈有司馬懿統領雍州、涼州的兵馬。”

“如今他既然中了計遭到貶謫,我還有什麼可擔憂的!”

第二天,後主早上上朝,大規模會見官員,孔明走出班列,呈上《出師表》一篇。

臣諸葛亮道:

先帝開創大業還沒有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

現在天下分成三國,益州民力疲憊睏乏,這實在是形勢危急、決定存亡的關鍵時刻啊。

然而宮廷裡侍奉守衛的臣子,在朝廷內不敢稍有懈怠;

忠誠有志的將士,在疆場捨生忘死:

這是因為他們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要報答給陛下您啊。

陛下實在應該廣泛地聽取意見,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鼓舞志士們的勇氣;

不應隨便看輕自己,說話不恰當,從而堵塞了忠誠進諫的道路。

皇宮中和丞相府中的官員,都是一個整體;

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有所不同:

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應當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

不應該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內和朝廷刑賞之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

我認為宮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然後再去實施,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得到更多的好處。

將軍向寵,性格品行善良平正,通曉軍事,過去試用他的時候,先帝稱讚他能幹,因此大家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

我認為軍營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都拿來諮詢他,一定能使軍隊團結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之所以興隆的原因;

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

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帝、靈帝的做法感到嘆息痛心遺憾的。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堅貞可靠、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朝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田種地,只在亂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之中顯貴聞名。

先帝不因為我身份卑微,見識短淺,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廬拜訪我,拿當代的大事詢問我,我因此十分感動,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

後來遇到兵敗,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在危機患難之間奉行使命:

從那時以來已經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

接受遺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唯恐託付給我的大事沒有成效,從而損害先帝的英明;

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

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員裝備已經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希望用盡我平庸的才能,剷除奸邪兇惡的敵人,復興漢朝,回到原來的都城:

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且盡忠於陛下的職責本分。

至於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把討伐曹魏興復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如果不能成功,就懲治我的罪過,來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

如果沒有發揚聖德的言論,那就責備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揭示他們的過失。

陛下也應該自己思慮謀劃,徵求詢問治國的好道理,明察和採納正確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臨終留下的教誨。

《白話版是什麼意思》 第九十一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伐中原武侯上表3(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