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4章 蔡京給皇上點火 (第1/2頁)

王文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商英跟曾肇是同齡人,也是前後年的進士。兩人又同任中書舍人多年,加之曾肇為人厚道,做事沉穩持重,因此兩人的交情算是比較厚的。在曾布當上宰相之前,因他長期擔任樞密使,三省六部這邊,除了兵部,跟其他部門的高官們交往不是很多。因此張商英也只是跟曾肇關係密切,跟曾布的關係就差了一大截。但不管怎麼說,張商英覺得自己既然跟曾肇關係密切,跟曾布的關係也應該能處好。可他無論如何都沒想到,曾布當宰相之後,就經常拿他這個吏部尚書出氣。張商英很不明白,自己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得罪過他?要說起工作上的交往,曾布當宰相之後,朝廷還沒有大規模調整官員。 只有一次,曾布點名讓張商英提拔一個普通正六品言官,擔任監察御史。張商英經過了解得知,這個言官跟曾布的個人交情一直很好,是曾布家的常客;再仔細的瞭解,方知這個言官也是江西人,跟曾布還有親戚關係。張商英就明白了。為此張商英心裡很不暢快。可是曾布說的話,他又不能不辦,就想了個辦法。他找到楊光華,把這事給楊光華說了一下。楊光華問,“你為什麼不直接跟皇上說”? 張商英說,“宰相既然直接安排讓我辦這件事,就說明他不想讓皇上知道。我如果跟皇上說了,這不就是越著鍋臺上炕嗎?宰相肯定不高興的。” 楊光華心裡明白,就把張商英的話轉告給了皇上。他知道皇上肯定會同意,但他還是要給皇上說。果然楊光華把事情給皇上一說,皇上當時正在臨摹蔡京的字帖,頭都沒抬,只說了一句,“宰相只要認為這個人可以,能勝任的話,該提就提嘛”。 楊光華只好喏然而退。他在向張商英轉述皇上話的時候,卻沒有原話照說,而是給張商英說:“皇上說,提拔官員不要太隨意。” 他只說了這麼一句,讓張商英去猜去琢磨。張商英覺得,自己已經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所以監察御史的事,張商英就拖著沒辦。過了五天,曾布就找張商英質問:“我讓你提拔監察御史,為什麼你至今都沒有辦?” 張商英說:“按朝廷規定,監察御史這一級,得有皇上聖旨才能辦。我問過皇上,皇上呢沒有同意啊。” 曾布一聽,就來火了,說道:“胡鬧,誰讓你去問皇上的?” 說罷,就拂袖而去。其實曾布心裡有鬼,他是不敢去跟皇上質證的。正因此,楊光華才敢於假傳皇上聖旨。不然,楊光華是有掉腦袋風險的。有了這件事,張商英對曾布的看法發生了逆轉,在心裡就對曾布不再像原來那樣有好感了。 相反,張商英對楊光華的印象越來越好。他早已聽說,他從中書舍人提拔成吏部尚書,就是楊光華在皇上身邊說的話。雖然他不知道楊光華為什麼會替自己說話,但楊光華畢竟是為自己說了話。吏部尚書在六部尚書當中分量是最重的。所以他就覺得楊光華這個人,不但有才、有能力,受皇上賞識,而且這個人的人品好。因此曾布給他說了陳右福的事之後,張商英就覺得,肯定是曾布又在拿著官職給他的親家送人情。因此他決定還是先給楊光華說一下,聽聽楊光華什麼意思? 在朝廷食堂吃午飯的時候,張商英專門找到楊光華,跟他一桌,邊吃邊聊,就把曾布要提拔陳右福的事兒,告訴了楊光華。楊光華問他,“你什麼意見呢?” 張商英說,“陳右福現在是個正七品的官員,宰相要提拔他擔任戶部侍郎,那麼一步就到了從三品。這是不是提拔的也太快了?再說提拔五品以上官員,應該由皇上當家呀,宰相怎麼能直接安排我辦呢?” 楊光華說:“關於官員任命的程式、政策,這都是你掌握的,我不好說什麼,不過你說的是有道理的。宰相不能擅自提拔一個正七品的官員直接到三品。” 張商英問楊光華:“這事兒您能問一下皇上嗎?” 楊光華說:“呵,我怎麼能問皇上?我一問,皇上勢必就要問宰相。而皇上一問宰相,宰相不就知道,又是你捅給了皇上?宰相必然對你發火。即使不發火,他心裡也會記著你,這對你十分不利。你畢竟是尚書,在宰相的領導之下呀”。 張尚英不停地點頭,表示認可楊光華的觀點。楊光華說,“不過,我會想辦法讓皇上知道,並且不會對你不利”。 張商英抱拳表示感謝。他也確實從內心裡感謝楊光華。別看楊光華這麼年輕,但是楊光華心智非常成熟,樂於助人,幫人也是真心的。其實,誰做官都得培養自己的人,也得有自己的人。楊光華何嘗不是這樣? 下午,徽宗在御書房聽課,楊光華就獨自在垂拱殿做自己的事情。這已經是慣例了,每當皇上在御書房讀書或者聽講,只要皇上沒有特別要求,楊光華就在垂拱殿處理公務,由楊戩在御書房旁邊的值班室守著,一旦皇上有事,馬上通知楊光華。這天,楊光華對楊戩作了特別交代,然後就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了翰林

《巔峰對決終極之戰完整版》 第134章 蔡京給皇上點火(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