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9章 首次上朝引風波 (第1/1頁)

王文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光華擔任舍人助理時,沒有資格上早朝。成為了舍人並且是皇上秘書,自然就有上朝資格了。 在皇帝御座右前側、文臣班列左前側多了一張桌子,叫“錄事座”,由舍人楊光華坐在這裡,負責記錄朝會上皇上的聖旨和大臣的發言。 這是楊光華第一次上早朝,也是他以朝廷命官、皇上大秘身份,第一次進入專門舉行朝會的大慶殿。同時,他也是大宋朝建國以來有資格上朝的最年輕朝廷重臣。若在別人,極有可能會高度緊張甚至慌亂;但楊光華看上去很平靜,也很坦然。 按照大宋朝廷的規矩,楊光華應該站在文臣班列靠後面的班列中。但現在的位置,是皇上欽定的。 昨天下午,徽宗讓楊光華講了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歷經艱難奪回王位、廣交人才振興晉國的故事,快要下班的時候,梁師成要送徽宗回寢宮,一進殿先問楊光華:“楊秘書,明兒早朝,您在哪兒就位呀”? 這一問,楊光華愣住了。上任後,他重點學習研究的內容中,就有禮儀、慶典、朝會、重要活動安排等。他已經清楚地知道朝廷規矩和禮儀的有關常識,因此,他想了一會兒,就回道:“我當然是在文臣班列的靠後邊了”。 “那好,既然你知道,就不用我說了。你的後邊呢,還有從四品、正五品和從五品的官員。” 楊光華想要說的“好”字剛出口,就被徽宗截住了話頭。徽宗說:“光華你是皇上秘書,以後的朝會記錄由你做,站到後邊,怎麼記錄?在最前面,你倆看,在這裡......”, 說著,徽宗從筆筒裡抽出一支毛筆,蘸上墨汁,順手抓過一張宣紙,畫了一張位置示意圖,“應該在這裡,側對大臣們坐,這樣既能看到我,也能看到發言的大臣,明白了嗎”? 楊光華覺得這樣坐似乎有點問題,但這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定的,自己當然不能反駁。倒是梁師成有點狐疑地問徽宗:“皇上,您是說,讓楊秘書面向大臣們坐?” “啊,是側對,有什麼不妥嗎?”徽宗反問道。 梁師成解釋道:“沒,倒是也沒什麼,我就是擔心有人會找茬。” “誰找茬?找什麼茬?這是工作需要,也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就這樣。一切以有利於工作為標準,看誰敢找茬。” 上朝時間到了。皇上沒有登上御座之前,楊光華跟供奉官一排,站在文臣班列的前面,恭候皇上就座。等皇上坐下,全體人員行過大禮,司禮官喊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楊光華幾步邁向自己的記錄席,坐下,提起筆準備記錄。 此時,章惇健步跨出班列,朗聲說道:“啟稟聖上,老臣有事要奏。在這朝廷裡只有皇上是天子,只有天子才能面對大臣就座。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可是大家都看到了,今天面對大臣們就座的,怎麼又多了一位?我們著實不明白,這是哪家的規矩?” 一進入大殿,章惇就看到楊光華面對文武大臣坐在那裡,直到皇上進來,才站到了供奉官班列當中。只這一眼,他的氣就上來了。在垂拱殿裡,楊光華辦公桌的位置就特別刺眼,讓他和到過垂拱殿的老臣都倍感不爽,很是氣惱。作為堂堂大宋宰相,自己都只能在政事堂辦公,而他楊光華一個屈屈四品官,憑什麼就能坐在皇上身邊辦公?這事還沒說呢,又在朝堂上出了這樣的荒唐事,章惇如何不惱不氣?他深信,自己是守禮護法,自己的號召力絕對是有的。必須藉此事把這個小子搞臭,不然,自己還有什麼顏面當這個宰相? 果然,章惇的話音剛落,就聽到翰林學士和蔡卞幾乎同時說道:“我們附議!我們也不明白,請聖上給大家一個解釋吧”。 這時,武將班列站出來一位身材高大、面如重棗的大將軍,說:“我附議章相。我想問:我們都站著上朝,這位卻跟聖上一樣坐著,還跟我們相對,這是何等身份?難道是多了一個皇上?” 武將班列後面又站出來三個大臣,也一起喊到:“請聖上給大家一個合理的解釋吧”。 徽宗端坐著,臉上已經有點不自然,但是他沒有急於說話。這也是徽宗的天性:得讓人處且讓人。他看著幾位文武大臣發言,心裡在想:要說翰林學士和蔡卞附合章惇、對楊光華有成見,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也是能理解的,因為一直以來,朝廷的文字工作都是這兩個人為主負責的,這既是他們的職責,也是他們的榮耀。他們被稱為“御筆”“皇上參謀”。可現在楊光華的新職務,似乎頂了他們,他們在朝廷的分量自然也就變輕了。因此,他們要挑楊光華的刺,是再正常不過的。可這幾位武將跟著章惇起鬨,是為何呢?徽宗委實想不明白。 三位武將問過,徽宗依然不作解釋,並且又問:“還有哪位大臣有不同意見?”。 這時,站在供奉官行列的梁師成,往前邁了一步,道:“聖上,臣有話要說”。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巔峰對決終極之戰完整版》 第59章 首次上朝引風波(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