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畫院建設被叫停 (第1/2頁)
王文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皇上再次問自己,楊光華不得不回答了。但是他心裡有桿秤。他在快速地作著分析:眼下,皇上雖然還沒有親政,但是按照太后的性格,和太后原來的承諾,估計很快徽宗就會親政。徽宗喜歡畫畫並且已經是蜚聲朝野的大畫家,他喜歡就要有個場所有個條件。他是皇上,他想辦的事,自己能反對嗎?或者說能提相反的意見嗎?況且,只要喜歡畫畫這類事情,他必然就要分出一大部分精力,就不可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治理國家之中;帝王的業餘愛好越多,用於治理國家的精力必然越少。等他全部精力放在這些業餘愛好上,甚至一心只想著搞藝術圖玩樂的時候,他的國家會是什麼樣子,自然不言而喻。 至於章惇的觀點,楊光華聽得非常清楚,可是他現在已經非常明白,只要章惇在朝一天,他楊光華就不會有好日子過;同時,只要讓章惇在朝廷說了算,那麼徽宗這個皇帝就多少能有點作為,那麼他們大宋朝也就會建設發展得不會太差。因此,現在就是要想辦法給章惇下絆子,把他絆倒的越早越好。想到這裡楊光華就回說:“皇上,以小臣的意見......” “打住!”徽宗截斷了楊光華的話頭,說“以後不要小臣小臣的,你已經是正四品的官員,是皇上的秘書。臣就是臣,不要稱自己什麼小臣”。 楊光華忙糾正自己,說:“皇上,臣的意思是,繪畫,是一個朝代一個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繪畫的興盛,是一個國家文化繁榮的體現。一個發達的朝代,一個偉大的王朝,不僅僅是經濟上發達,民眾生活幸福,國人的精神生活也要豐富多彩。像大唐王朝,是詩歌最鼎盛的時代;除了詩歌,也湧現了一批書法繪畫大家,這都是體現唐王朝輝煌鼎盛的特徵;咱大宋建國以來,也湧現出了一些成就卓著的畫家畫作,像董源、李成、范寬的畫。建一個畫院,是可以培養繪畫人才,豐富繪畫藝術,推動國家文化建設的。建畫院既可以花大價錢,也可以花小錢辦大事,重要的是算大賬還是算小賬?如果單純從節省幾個錢兒來說,看上去是為國家節約了資財,可是從培養人才發展文化事業來說,這卻是得不償失的。所以臣的看法是,畫院應該建,可以本著少花錢辦大事的原則,少投入,也不必建得太豪華,太輝煌,但是必須有這麼一個場所,這麼一個條件”。 楊光華一番話說下來,簡直要把章惇氣崩了。章惇憋得臉發紫、兩隻眼瞪得像牛眼,呼哧呼哧喘粗氣。他想罵人,可他是宰相,又當著皇上的面,他當然罵不出來;他想打人,當然更不行。 徽宗聽著楊光華說話,越聽心裡越高興,越聽心裡越舒坦,就像大夏天喝了一杯冰鎮水,從頭爽到腳。他揚起手上的奏章哈哈大笑,說“好!光華吶,你有見識,看得高遠;你還有理論,分析得槓槓地好。就這樣,畫院的事定了,你馬上代我回復禮部,同時給工部下一份詔書,讓他們準備材料開建”。 徽宗的話剛說完,章惇就跺了跺腳,重重地“唉”了一聲,頭都不回地離開了垂拱殿。徽宗望著他的背影,輕輕說道:“你想說了算,我還就不讓你說了算。哼!光華,你告訴禮部和工部,並且想辦法給王詵說一聲,下午我不讀書了,咱們去看一下,把畫院的位置定下來。” 徽宗完全採納了楊光華的意見,並且大加誇讚他,楊光華心裡自然很舒暢。可是一聽徽宗說下午就要去選址,就提醒說:“要不要向太后稟報一下?” 徽宗明白楊光華的意思。這樣的事,應該得到太后恩准才好。畢竟自己還沒親政,若瞞著太后,被太后知道了,反而弄巧成拙。如果太后跟自己較起真來,把專案徹底扒死,就沒有迴旋餘地了。這樣想來,他又覺得楊光華慮事很是周到,不禁對楊光華的好感又多了一點。於是就說“這是自然。光華你跟我一起去。” 太后聽完了徽宗的說明,緩緩地說:“這事啊,一個多月前,我接到過一份奏章,那是王詵提的,我就給扣下了。是不是還得要往深處想一想呢?當然了,皇上你要是覺得現在這個情勢下建畫院合適的話,那就建。可是我覺得呢,是不是等先帝安安穩穩地走了,咱們再建呢?建畫院嘛,畢竟是件喜慶事兒,可先帝的仙體還在那裡擺著呢,是不是不大合適呀?” 徽宗被太后問得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瞬間又想到:多虧聽了楊光華的話,要不然,太后怪罪下來,該有多難堪? 楊光華看了看皇上已經微紅的臉色,知道已經被太后問得無話可說了,就接過話頭說“其實,太后,剛才皇上在路上就說,並不是想現在就馬上建。皇上的想法是,可以把這件事先定下來,待先帝安安穩穩地走了,再正式開工也不遲。眼下吧,看看風水、選選地址,先從外圍準備著,倒也不會跟先帝大行犯衝。” 太后揚起眉頭,看了看徽宗,接上剛才的話說:“我看楊
《巔峰對決終極之戰完整版》 第61章 畫院建設被叫停(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