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光華謀定輔政新策略 (第1/2頁)
王文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后還政,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強烈反響和震動,朝廷各方勢力,主要的股肱大臣之間的角力和明爭暗鬥也拉開了新的大幕。雖然在太后聽政期間,這些現象始終存在,但因為太后的聽政,畢竟是一個階段性的,太后何時還政、還政之後怎麼辦,誰都心裡沒數,因此全都隱忍不發,等待時機;再加上太后畢竟經驗豐富、手段老辣,許多人許多事只能在水下進行,並且沒有人敢於大張旗鼓地折騰。現在,到了各自謀劃、公開角力的時候了。 首先要說的當然就是楊光華了。正常來說,楊光華當然應該是代表皇帝一方的,也是勢力和實力最強大的一方,甚至是戰無不勝的一方。可事實上並非如此。 太后還政,楊光華是第一受益者。皇上應該做什麼、怎麼做,他已經為皇上設計好了,也已經得到了皇上的高度認同。現在的問題是,他自己,作為大宋朝忠臣良將後代的他和南唐後主李煜的他的複合體,應該做什麼,怎麼做?這才是擺在他自己眼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太后在慈德宮宣佈還政的當天晚上,楊光華由於白天一直在跟徽宗討論和研究朝廷當前及下一步的重點工作、主要事項和應對之策,所以晚上他不得不同時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思考他自己的事情。第二件事情呢,就是要把他正在做的、為皇上物色和推選人才的問題進行條分縷析,深度研究,便於及時向徽宗提供。 當考慮第一件事的時候,他低著頭,兩手交叉相扣,雙手拇指頂著太陽穴,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他模模糊糊地看到眼前有一張巨幅宣紙,上面用標準柳楷寫著幾行大字。他分明看到上面寫著:太后還政,重大機會,務必把握,莫失良機。一要鞏固在徽宗心中的地位,支援徽宗做成做好幾件大事,讓他在朝野贏得滿意的聲望,以此獲得他更大的信任,更堅定的依賴;二要按徽宗要求,抓緊物色一批他喜歡滿意和垂青的官員,並儘快提拔起來;與此同時,把章惇及其黨徒逐步驅離朝廷,消除徽宗執政的障礙。三要深度全面的研究徽宗的愛好興趣,利用皇上可以為所欲為的特權,鼓勵引導他成為享樂帝王。 看到這裡。他突然聽到門外有人走路動,睜眼一看,屋裡燈火通明,再細聽並無任何動靜。 他回想剛才看到的那張紙上寫的三條內容,記憶猶新,他立即寫在紙上,放在了最隱秘的地方。 如果說,作為南唐後主李煜的魂靈,剛剛附體在楊光華身上時,他還是模模糊糊朦朦朧朧的,可現在他越來越清晰自己的真正身份了。他必須做好雙料演員,人前是楊家後代的楊光華,人後則是南唐後主李煜;既要當一個優秀的皇上秘書、楊家的好子孫,又要巧妙地把自己的復仇計劃的每一個環節都安排好,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這就要做到嚴謹精細滴水不漏。 眼下他迫切要考慮的,就是在童貫被皇上認可之後,儘快地再物色能夠靠近皇上的人選。就宦官來說,有了梁楊童三人,已經足以能辦成和辦好皇上的日常事項,然後就需要在官員序列當中再去物色選拔。在他的視野中,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象那三個宦官一樣的人選。突然,一個名字從他的眼前蹦了出來:高俅。 楊光華在研究徽宗過往經歷、研究徽宗和王詵之間關係的時候,注意過這個人。太學院有個同學,是蘇軾鄰居的孩子。他說高俅原來是蘇軾的小吏,生性機靈,寫一首好字,還能寫點詩詞文章,並且會幾手拳腳,特別令人驚奇的是足球踢得特別好,據說冠絕東京城。後來,蘇軾覺得自己不善於官場周旋,擔心影響高俅的前途,就把他介紹給了好友王詵。再後來,王詵讓他給當時的端王爺送梳頭篦子的時候,被端王爺看中,就又成了端王最志同道合的球友和玩伴。 這個小球球,不但會踢球,而且但凡當著眾人面踢球的時候,他都要輸給端王,並且每一次都是踢到關鍵處,眼看著高俅就要贏的時候,一個失誤卻讓徽宗給贏了。端王對他這一手感到非常快活,並且高俅還教會了他很多高階的踢球技藝。該當高俅走運,端王不久就成了徽宗帝。徽宗特別喜歡這個小球友,就想重用他一下。可是朝廷有一項特別規定,凡是沒有中過進士和舉人的,一律不得提拔為文職官員,這是章惇就任宰相後為強調官員文化素養專門制定的。就這一條,把高俅就堵在了官場門外。儘管高俅寫字不錯,也能寫點詩詞文章,可是他沒有文憑沒有功名,連個小小的秀才都沒考過。這樣的人怎麼能夠擔任文官官職呢? 那時,徽宗剛剛當皇上,除了太后,沒有一個是他熟悉的。他第一次上朝的時候坐在龍椅上往下一看,黑鴉鴉一片全是陌生的面孔,心裡就發涼。他當時就想,如果高俅這樣的人在裡面有那麼幾個,那該多好啊?楊光華也曾想,不是有楊震嗎?不不不,當時楊震還是剛剛提拔起來的副總管,僅僅是
《巔峰對決終極之戰完整版》 第75章 光華謀定輔政新策略(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