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君臣議定官員名單 (第1/2頁)
王文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光華按照徽宗的安排和要求,把吏部和樞密院送上來的材料又詳細地看了一遍,同時他就退出來的八個空位由誰去填補,也作了反覆的思考。 這天下午皇上依然沒有讓翰林侍講來給他講課,他要跟楊光華繼續研究這一批官員的任命和提拔事項。楊光華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寫在紙上遞給了徽宗。徽宗看了一遍,突然“砰”,拍了一下桌子,“哎呀,光華呀,咱們兩個這是怎麼回事啊?” 楊光華以為怎麼了呢,先是被嚇得一哆嗦,接著愣了一下,輕聲細語地問:“皇上,怎麼了”? 徽宗大聲說道:“你來看”。楊光華就湊到徽宗的面前,徽宗把兩份名單一起推到楊光華眼前,分別點著兩份名單,說:“你看!這是我寫的,這一張是你寫的,你看有什麼區別?” 楊光華一看,除了對張商英的安排,兩人意見略有不同,其他的七人完全一樣。楊光華也覺得很是奇怪,怎麼會這麼巧合,兩人想的怎麼會完全的一樣?這是一種高度的默契,這種默契其實是來自於兩人的基因,作為李煜的化身,他跟徽宗都是帝王,並且都是文藝範的帝王,也都是玩樂型帝王,價值取向、心理狀態、對人的看法,再加上又是同齡,因此看法一致實為正常。但契合如此之高,也確實令人震驚!徽宗把這種默契歸結為二人的緣分,由此他也確認,他們將會是終生的黃金搭檔,畢生的同性至愛。 兩人都對彼此高度的默契震驚了一陣,又議了一下張商英的去向,覺得張商英現在是中書舍人,工作表現說得過去,特別是在哲宗朝的黨派之爭過程中,張商英沒有依附任何一派,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智慧頗高,立場也比較鮮明,這就可以把它排除在章惇陣營之外。考慮來考慮去,就覺得讓張商英去頂替袁不凡,而讓袁布凡挪個地方,並且張商英直接晉升工部尚書,讓袁不凡去擔任太學院的太學長,級別也晉升一格,都為正二品。 然後就叫來了韓忠彥和曾部,讓他們彙報。韓忠彥彙報的意見,與徽宗和楊光華商量的方案出入比較大。曾布是樞密使,只考慮武官序列的官員。徽宗和楊光華考慮的意見,涉及軍界的只有六人,跟曾布提出的意見完全一致。皇上由此也覺得,曾布還是理解他的,懂他的心。 確實,曾布從選擇端王爺繼位登基的時候,就已經站在了擁護和支援徽宗的前沿。誰又能知道,曾布想的是什麼呢?他也知道,當時的端王爺是個玩主,不是做皇帝的料。章惇說的是實話,也很正確。但若附合了章惇,在當時僅有三人做決定的情況下,章惇的提議就會實現,這樣不但會得罪向太后,而且會讓章惇更加囂張跋扈,自己也就永無出頭之日。因此為了在跟章惇的競爭中不落下風,曾布憑著自己的職位和品級只比章惇低半格的條件,與章惇抗衡。哲宗後期就利用過他們兩人的矛盾,來強化皇權的力量。太后對此也很清楚,當時也是利用這一條件,贏得了曾布的支援,才能夠在當時參與決策的三人中,少數服從多數,確定了徽宗的登基即位。 現在,這一批官員的任命和升降,算是議定了基本方案。其中降職的兩人,雖然都僅僅降了半格,但是在那個時代,能讓有的官員,不但不升,反而還降,這本身體現了徽宗一種超前的用人理念和官員管理思路,同時也讓各級官員都看到,並不是只要吃上了官飯,就抱住了鐵飯碗,只要在位子上不違法犯罪,就能穩當當在上面坐著,過著旱澇保收的安穩日子,這種局面,從徽宗朝開始要改變了。這是一個訊號,一種宣示。 兩名被降職的官員中,其中有一人是章惇的學生,也是他的親信。這位五品官,聽說之後就跑到章惇家裡啼哭訴說。章惇對此也是很生氣,覺得皇上不給他面子,但是考慮到自己跟皇上的關係剛剛有了一些改善,並且現在皇上很倚重他,也很尊敬他,很信任他,他不能為了這個五品官再讓徽宗不高興。他必須先穩住這個小皇上。只要穩住他,自己的勢力就會慢慢的拿回來,等權力回到手上,勢力也就重新壯大起來,到那時還能再出這樣的事嗎?當然不能。所以他訓斥了那個五品官一頓,警告他,“你如果不好好幹,連現在的品級也保不住,會讓你回老家下地種田。滾吧”。 那個官員平時跟章惇走得近乎,跟章惇的管家交情很厚;他知道章惇從哲宗朝就一手遮天,有著比皇上還大的權力;徽宗帝剛剛親政,一個毛頭小夥子什麼都不懂,凡事都得靠著章惇,章惇只要給皇上說一聲,自己不但不會降級,反而可能還會升。可他沒想到章惇這麼不講情面,他就在心裡記下了這筆賬。他想,我遲早會讓你章惇知道,我也不是吃素的。別看你現在位高權重,風水輪流轉,說不定你也有倒黴的時候,到那時啊,哼,你既然對我不仁,也休怪我不義! 曾布和韓忠彥剛剛向徽宗彙報完,
《巔峰對決終極之戰完整版》 第86章 君臣議定官員名單(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